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08章 供应链的雏形,秦奋的野望!(第2页)

“没错!”孙国华猛地一拍桌子,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全是精光,“还有质检!以前我们那些卡尺、磅秤,都得换!测量精度不够!得买新的,高精度的!比如那个塑料粒子,误差不能超过半公斤,我们现在的秤哪行啊?还有颜色偏差,不能再靠人眼看了,得赶紧去打听,有没有专门的色差仪!秦董说了,要建立‘来料质量认证体系’,我们硬件跟不上,就是空话!”

“我明天就带人去上海和省城,逛遍所有卖仪器设备的商店!就算找不到,也要把需求报给小张他们,让他们从国外想办法!”刘建国斩钉截铁地说。

两位老将,一个管生产,一个管采购,此刻就像两台被注入了全新燃料的发动机,轰鸣着开始了自我升级。他们心里清楚,智能排产系统是“大脑”,那全球化的供应链就是“血液”,而他们负责的仓库和质检,就是输送和检验血液的“血管”和“关口”,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而在灯火通明的技术研发中心,气氛更是如同过节。

“太棒了!简直是太棒了!”技术部总监李大柱手里拿着一张刚刚画出的新产品概念图,激动得满脸通红,“林工,你看,如果用上巴斯夫的gp-22高光ABs,我们电饭煲的外壳可以做到像镜面一样光滑,而且厚度可以再减薄百分之三十!整体造型能变得更轻盈、更具科技感!以前的国产料,想都不敢想!”

一旁的林岚,这位被秦奋从大学里特招来的工业设计高材生,眼中也异彩连连。她迅速在图纸上修改着线条,一个更加流畅、现代的电饭煲轮廓跃然纸上。

“还有这个!”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监赵援朝指着内胆涂层的技术参数,“如果我们能搞到杜邦的特氟龙涂层技术或者成品,那我们的内胆就能真正做到极致不粘,而且耐用性、安全性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这会成为我们产品最核心的卖点之一!”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日岛松下的高频高速覆铜板能让电路控制多么精准,讨论着某种特种金属能让发热盘的热效率再提升多少……这些过去只存在于国外期刊和传说中的顶级材料,如今像一座座宝库,即将向他们敞开大门。对于这些技术人员来说,这无异于一个画家终于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颜料和画布,一个剑客终于得到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

那种即将尽情挥洒才华的创造欲,让他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

……

徐致远没有参与到任何一个沸腾的讨论圈里,他只是默默地跟在秦奋身后,陪着他在已经寂静下来的园区里缓缓走着。

凌晨的夜风格外清凉,吹散了会议室的燥热,却吹不散徐致远内心的震撼。“想什么呢?”秦奋忽然开口问道。

“在想……秦董您的布局。”徐致远由衷地说道,“我之前以为,智能排产系统已经是我们管理的极限,是效率革命的终点。可今天我才明白,那仅仅是‘对内’的革命。您今晚提出的全球化供应链,才是‘对外’的延伸,是更高维度的战略。我实在无法想象,您是如何在所有人都为胜利欢呼的时候,看到那个最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的。”

秦奋笑了笑,脚步未停,目光望向远处产业园的轮廓和天边的星辰。

“致远,我们不能只做一台性能优异的机器,更要做一个能够自我进化、与环境共生的生命体。”秦奋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深邃,“一个工厂,如果只懂得埋头生产,那是机器;只有当它懂得如何去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主动去寻找最优的养分,建立自己的生态网络,它才开始拥有‘生命’的特征。”

“生命体……”徐致远咀嚼着这个词,心头又是一震。

“对。”秦奋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眼神锐利而充满信任,“这个‘生命体’要活下去,活得好,光有强壮的肌肉(生产)、敏锐的感官(国际贸易部)还不够,它必须有一个高效、智慧的‘神经中枢’,来处理所有内外信息,协调所有器官的动作。这个‘神经中枢’,我希望由你来建立。”

徐致远的心脏猛地一跳,他瞬间明白了秦奋的意思。

“秦董,您的意思是……”

“我要在集团内部,成立一个全新的部门,暂时可以叫做‘供应链管理中心’。”秦奋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个中心,不隶属于采购,不隶属于生产,也不隶属于技术,而是直接向我汇报。它的职能,是站在集团全局的高度,统筹我们的‘全球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