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作品

第222章 秦奋的展望:下一个十年!(第2页)

然而,李大柱、张巧玲、孙国华这些技术骨干的眼中,却燃起了熊熊火焰。一千万的启动资金!这是何等的信任与决心!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去构想、去尝试,去挑战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科技巅峰!

“好了,都别站着了,去我办公室,我们开个短会,把架子先搭起来。”秦奋挥了挥手,率先向办公楼走去。

……

半小时后,董事长办公室灯火通明。

这里没有了大会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效而紧张的氛围。

“电子信息事业部,从今天起就算是正式成立了。”秦奋坐在主位,指尖轻敲着桌面,“巧玲,你刚才说的人才引进问题,现在可以具体谈谈了。”

张巧玲立刻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上面是她利用接触外商的机会,搜集整理的一些信息。

“秦董,根据您的要求,我重点关注了在北美和欧洲的华人半导体人才。目前有一个非常合适的目标人选。”她的声音清脆而干练,“此人名叫林亦然,三十二岁,清华大学微电子专业毕业,后赴美在斯坦福大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德州仪器公司工作了五年,现在是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0.8微米Cmos工艺的研发和良率提升工作。”

“德州仪器?0.8微米工艺?”秦奋的眼睛瞬间亮了。

德州仪器在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绝对巨头。而0.8微米工艺,正是当前国际上的主流先进工艺!这个林亦然,无疑是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大牛!

“对。”张巧玲继续说道,“我通过一位港商侧面了解过,林亦然技术能力非常强,但他似乎在德州仪器内部遇到了所谓的‘玻璃天花板’,很难再进入核心管理层。而且他家在国内,一直有回国的想法,但苦于国内没有能让他施展才华的平台。我试探性地通过中间人传递了我们远风有意进军半导体领域的消息,他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

“好!”秦奋当机立断,“这样的人才,我们必须拿下!巧玲,你立刻帮我准备赴美签证的全部材料!我要亲自去一趟美国,会一会这位林亦然!”

“您要亲自去?”众人皆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秦奋斩钉截铁地说道,“对于我们即将开辟的这片新战场,一个经验丰富的将领,比一千万资金、一百个普通技术员都重要!我们不仅要用诚意,更要用最顶级的待遇和最宏伟的蓝图去打动他。这件事,非我亲自出马不可!”

看到秦奋如此坚决,王奎山也不再劝阻,只是叮嘱道:“那你可得注意安全。”

“放心吧王叔。”秦奋笑了笑,转头看向李大柱和孙国华,“在我去美国这段时间,你们两个的任务更重。”

“大柱,你那个预研组,目标不要好高骛远。忘了芯片,先从最基础的半导体元器件开始研究。二极管、三极管,这些东西我们能不能自己做出来?工艺流程是什么?需要哪些设备和材料?把这些基础的东西给我摸透了!”

“是!秦董!”李大柱郑重地点头,他明白,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