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大哥大,身份的象征!(第2页)
他的问题,问出了在场所有凤-栖-土-著的心声。在他们的认知里,电话就是办公室里那台需要手摇才能接通总机的老式电话机。这个能随身携带的“砖头”,已经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高总在信里说,这台机器加上入网费,一共花了三万五千块钱。”杨明在一旁低声补充道,声音里透着一股震撼,“而且,打电话一分钟要六毛钱,接电话也要四毛……”
“多少?!”孙国华的大嗓门响了起来,他一把挤开刘栓柱,眼睛瞪得像铜铃,“三万五!”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在实验室里炸开了锅。
三万五千块!
在九二年,凤栖县城里一套位置最好的三居室,也不过两万出头。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多块钱。
这一个黑不溜秋的“砖头”,竟然顶得上一个普通工人不吃不喝干上二十多年的全部收入!
“董事长,这……这也太奢侈了吧?”财务科长老王也闻讯赶来,他心疼得直咧嘴,“三万五,都能买一台咱们国产最好的中型注塑机了!就为了打个电话,犯得着花这么多钱吗?”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奋身上,眼神里充满了不解。他们刚刚被董事长“实业为本,勤俭建厂”的思想洗礼过,转眼间,董事长自己就搞了这么一个“天价玩具”,这让他们实在有些想不通。
秦奋没有急着解释,他将大哥大从皮箱里拿了出来,沉甸甸的手感让他有种久违的熟悉。他熟练地拉出天线,按下了开机键。
“嗡……”
伴随着一声轻微的电流声,大哥大屏幕上亮起了红色的数字,显示出信号强度。
“王副总,老王,孙总监,”秦奋环视了一圈众人,平静地开口,“你们觉得,这三万五千块,是贵还是便宜?”
“当然贵了!贵上天了!”孙国华想也不想地说道。
秦奋笑了笑,反问道:“那我问你们,如果现在德国卡尔默公司有一笔价值一百万美元的紧急订单,要求我们必须在半小时内确认技术参数,否则订单就给日本的东洋化工。而我恰好在从凤栖去省城开会的路上,前后不着店。这个时候,你们是愿意花三万五千块买下这台机器,还是愿意眼睁睁看着这七百多万人民币的订单飞走?”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瞬间哑口无言。
一百万美元的订单,和三万五千块的电话,这笔账谁都会算。
秦奋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你们只看到了它的价格,却没有看到它的价值。它的价值,是时间。”
“从今天起,远风集团是一家跨区域管理的大型企业。我们的‘大脑’在上海,‘心脏’在凤栖,未来我们还会有‘拳头’在深圳,‘眼睛’在香港甚至纽约。如果信息传递还要靠几天才能到的信件,或者要排队才能打通的长途电话,那我们这艘船,还没出海,就会因为左右手不协调而散架!”
他举起手中的大哥大,声音铿锵有力。
“这不是我的玩具,这是远风集团的神经中枢!有了它,我可以在任何地方,一分钟之内让上海的金融战略,和凤栖的生产计划实现同步!有了它,高远可以实时向我汇报国际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林薇可以随时向我通报海外的法律风险!有了它,我们做决策的时间,将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各位,在未来的商业战场上,时间就是金钱,信息就是生命!这三万五千块,买来的是我们远风集团领先于所有竞争对手的,决策效率!”
一番话,说得众人心潮澎湃,茅塞顿开。
他们终于明白,董事长看到的,永远是他们看不到的更高维度。这已经不是一个工厂的管理逻辑,而是一个庞大商业帝国统帅的战略思维。
“董事长,我……我明白了!俺目光短浅了!”孙国华挠着头,老脸一红。
“对,董事长,这钱花得值!太值了!”刘栓柱在一旁用力点头。
秦奋微微一笑,他知道,思想的统一,就是要在这样一次次的碰撞和解释中,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