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秦奋亲赴日内瓦(第2页)
当他拖着行李箱,和林薇一同走进酒店大堂时,能清晰地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大堂的咖啡厅里、休息区的沙发上,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电气工程师和企业代表。他们衣着考究,举止专业,低声交谈的内容里,不时冒出“扭矩”、“绝缘等级”、“emC”等专业词汇。
就在秦奋办理入住手续的时候,一行五六个人从他身边经过。
为首的是一位头发花白、气度不凡的德意志男人,秦奋从资料上认出他,正是西门子集团全球电机事业部的负责人,汉斯·施密特。他身旁跟着的,赫然有ge和ABB的代表团成员。
他们似乎也认出了秦奋这张年轻的东方面孔。
施密特停下脚步,目光从秦奋身上扫过,那眼神中没有愤怒,也没有敌意,而是一种更为伤人的东西——居高临下的审视和几不可查的轻蔑。
仿佛在看一个不知天高地厚,闯入了巨人晚宴的鲁莽小子。
他们没有说一句话,只是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便径直走向了电梯厅。
那种被排斥在圈子之外的孤立感,扑面而来。
“看来,我们不太受欢迎。”林薇走到秦奋身边,低声说道。
“意料之中。”秦奋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他拿起房卡,平静地说道:“走吧,我们也有我们的事要做。”
进入房间后,秦奋没有急于去拜访任何一位委员会成员,也没有去联系任何潜在的盟友。
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仓促的游说都只会适得其反。在对手强大的舆论攻势下,他现在说什么,都会被贴上“狡辩”的标签。
他拉上窗帘,打开电脑,开始和林薇一起,整理一份特殊的文件。
这份文件,不是反驳草案的声明,也不是红星自己的标准提案。
而是一份极其简明扼要的“‘天狼星’轴向磁通电机技术应用白皮书”。
这份白皮书不谈任何关于标准的争论,不攻击任何竞争对手。通篇只用最直观的数据、图表和应用案例,来回答一个最根本的问题:这项新技术,究竟能给未来的工业应用带来怎样的革命性价值?
比如,一页ppt清晰地展示,如果将欧洲排名前十的汽车制造商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手臂电机,全部换成“天狼星”,每年将节省下足以供应一个中型城市使用的电力。
又比如,另一页ppt用3d模型对比,在同等功率下,“天狼星”电机可以为一台新能源汽车节省出多大的后备箱空间,或者增加多少公里的续航。
每一项数据,都来自于国内实验室正在连夜进行的测试;每一个案例,都直击终端用户的核心痛点。
整份白皮书,没有一个字在抱怨标准的不公,却处处都在展示现有标准对新技术的束缚是多么荒谬。
当晚深夜,在确认了所有拥有投票权的二十多位委员的房间号后,秦奋的女助手悄无声息地出发了。
她像一个暗夜信使,将一份份装在精致信封里的技术白皮书,从每一位委员房间的门缝下,塞了进去。
做完这一切,秦奋才躺到床上。
他没有去想委员们看到这份白皮书会是什么反应。他只是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关于“利益”和“未来”的种子。
他相信,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顶级专家,在看到这份纯粹的技术文件后,至少会产生一丝好奇。
而好奇,就是打破预设阵营的第一步。
……
正式会议开始的前一晚,酒店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欢迎酒会。
这是委员会成员们互相熟悉、进行会前沟通的非正式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