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老卤蛋 作品

第236章 什么是国本(第2页)

赵轩环视着那些挥汗如雨的工匠,眼神里没有半点鄙夷,只有欣赏与尊重。

“他们,比满口仁义道德,却只会盘剥百姓的蛀虫,要高贵百倍!”

一番话,掷地有声。

那些原本只是埋头干活的工匠,听到这话,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不约而同地望向赵轩。

他们的眼神里,没有畏惧,没有谄媚,只有一种发自肺腑的认同与狂热。

他们挺直了腰杆,胸膛挺得更高了。

陈玄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一个工匠,将一块烤得焦黄的麦饼递给另一个,两人就着水囊,狼吞虎咽,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他看到一个监工,正耐心地向一个年轻学徒讲解着什么,没有打骂,只有指点。

这里的秩序,与朝廷的工部天差地别。

这里的人,精气神也完全不同。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陈情书”了。

这分明是一份“新政纲领”。

陈玄的心,沉到了谷底。

离开冶铁坊,又进入了军器监。

这里没有烈火与浓烟,却比方才的工坊更让人心悸。

一排排崭新的火枪,整齐地码放在木架上,黑沉沉的枪管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杀气。

墙角,堆放着小山一样大小统一的黑色铁球,那是火炮的弹丸。 一名官员正在向赵轩汇报:“殿下,按照您给的图纸和新的流水线法,如今火枪的月产已能突破三百杆,炮弹每日可铸百枚。”

“只是火炮铸造工艺复杂,一月仅能成型两尊。”

李思看着那些制式统一,数量惊人的“烧火棍”,脸色煞白。

他虽然不懂军事,但也本能地感觉到,这些东西,与他认知中的任何兵器都不同。

浑身都散发着冷冽杀气。

陈玄缓缓走上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一杆火枪冰冷的枪身。

似乎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足以颠覆一切的力量。

他想起了史书上记载的那些无敌名将,一人一骑,可破万军。

可是在这成百上千的火枪面前,再高的武艺,怕也只是一场笑话。

这就是赵轩说的“毁天灭地”?

参观结束,赵轩将两位钦差带上了凉州城的最高处——钟楼。

站在这里,可以俯瞰全城。

一边,是阡陌纵横、绿意盎然的田野,炊烟袅袅,百姓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