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老丈人到了(第2页)
道路两侧,是规划整齐的排污明渠。百姓们往来穿梭,脸上没有边关常见的麻木与愁苦,反而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精气神。
他们看到军队,没有畏惧躲闪,反而好奇地驻足观望,甚至有胆大的孩童,跟在队伍后面嬉笑。
更让京营将士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看到凉州军的士兵,竟然三五成群地帮着百姓修缮房屋,搬运货物,与民同乐,浑然一体。
这……这还是军队吗?
“大帅请看,那边便是凉州书院。”赵轩指着不远处一座占地广阔的建筑群。
慕容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书院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既有青衫士子,也有膀大腰圆的军中悍将,甚至还有些衣着朴素的工匠。
“他们……这……”
赵轩笑道:“书院在我的要求下,奉行有教无类。”
“凉州城内,人人都能过去旁听。”
“书院宗旨,是格物致知,经世致用。”
“在我看来,无论是官员、将士还是工匠,在凉州,都得知晓这世间万物的道理。”
慕容正身后的几名京营将领,闻言面面相觑,眼神里透着古怪。
让大头兵去读书识字?还学什么“格物”?
简直是闻所未闻。
赵轩没有多做解释,只是带着他们前往城内军营安顿。
随后,在慕容正的要求下,一众将领,随着赵轩等人,来到城郊的军田。
当看到那些从地里挖出来的,圆滚滚的土豆,堆积如山;看到那一人多高,结着饱满果实的玉米时,京营将领们的呼吸,不约而同地急促起来。
慕容正蹲下身,抓起一个土豆,掂了掂分量,声音有些干涩地问:“此物,亩产几何?”
“风调雨顺的话,三千斤,不成问题。”军师诸葛明在一旁微笑道。
“三千斤!”
慕容正身子一晃,差点没站稳。
他戎马一生,太清楚后勤粮草对一场战争意味着什么。
多少次大军出征,不是败在敌人手里,而是败在“粮草不济”这四个字上。
亩产三千斤……
这五个字,比十万大军,更让他感到震撼。
他看着赵轩,眼神里第一次,流露出一丝深深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