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亚当呀 作品

第295章 全宗齐出!共争源石!

在这两百余年中,霄云观的变化极大,可谓是翻天覆地来形容。 在这两百余年中,霄云观出手频率虽不高,但前后也消灭了大小宗门近百个,其中有一半的资源吞入口中,细致消化,全部用于培养宗门里的核心弟子们。

经过两百年的悉心发展,即便全宗上下采取“稳且慢”的修行思路,霄云观的弟子也已有九代传承。

以苏林自身视为一代,其后还有八代弟子,这还只是计算内门弟子的传承,外门弟子并不在此类统计中。

盖因霄云观的成熟修炼体系和修道思想,每一代弟子的境界划分都极为明显。

以第九代弟子而言,他们刚入门不久,以极佳天资和优秀的思想觉悟可入内门,境界修为普遍在炼气期和筑基期左右,有的弟子甚至比外门弟子修为还差。

但胜在一个思想稳固!对苏林和霄云观的认同度极高!

这些弟子极少是外宗者,出身全都是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在这两百年诞生的嫡系后代。

无论是因为家族本身、还是霄云观的宗门氛围,让他们从最年幼时就接受霄云观的修炼思想熏陶洗礼,可谓是最核心的霄云观良家子!

思想上的纯洁度,是所有内门弟子的唯一标准与门槛!

其余的要求都可以宽松点,唯一这点绝对是高标准!

自内门九代弟子之上,八代弟子和七代弟子,多为筑基期修为,与九代弟子同辈、或是高出一个辈分(亲族关系),大都是进门更早一些的弟子们。

从第六代、第五代、第四代弟子开始,就是出身于霄云观各大山门和驻地执事的弟子们,平均有金丹期的修为,是霄云观的中流砥柱。

他们的师父和家长,都是霄云观较早一批的内门弟子,早在这两百年里成长起来,大都被分配在了霄云观的各个核心位置。

这些曾经也是内门弟子的执事们,平均修为都有元婴期,身份是第三代弟子,有少量的第二代弟子。

而在他们之上,则是第一代弟子,由苏林的亲传与记名弟子、徐枕书的弟子、陆舟明的弟子等为核心,在霄云观中担任更为重要的职位,有几人已升任宗门长老职位,对霄云观都有结结实实的奉献与功劳。

而这些初代弟子的修为,基本上没有一个低于化神期,其中更有两名天之骄子在两百余年的修炼中突破洞虚期,成为了霄云观自身的高级战力。

这可不是求快突破的洞虚修士,而是在苏林“求慢”修行主旨下的洞虚修士,根基扎实到不行,比同境界修士更强!

而霄云观的第一代,当然是苏林、徐枕书这些最核心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百年的修炼中,苏林自身的修为突破仍然缓慢,止步在元婴大圆满之境,迟迟并未踏足化神期。

反观其余成员,哪怕是有些资质比较一般的逃生者们,都已经开始追上苏林的进度了。

而更适合修仙体系的徐枕书,即便有宗门事务不断分心,也已经正式踏足了化神大圆满之境,比苏林高出整整一个大境界。

不得不说,霄云观始终维持着自己的独有特色:满门天才,力压观主!

随便挑几个老弟子出来,修为都不比苏林低,尤其是他曾经座前的亲传弟子和记名弟子们,没有一个是低于化神期的修为。

而当初那位首徒,被苏林收为随从的王清越,虽远在天涯山,但不久前传来消息他已经踏足合体期了。

说真的,区区两百年对修仙而言不过弹指一挥间,他们能有如此成就,是真不负苏林弟子之名。

反倒是他们这个师父,修炼起来是慢如乌龟,不急不躁,也极少出手展露战力。

但好在霄云观的宗门思想氛围极佳,没人觉得由一个元婴宗主带领大家会有什么问题,苏林对大家而言更多的是精神图腾意义,自身修为的高低反倒是不那么重要。

在弟子层面上来说,霄云观在这两百年里已真正掌握独属于自己的高端战力,即便还在与八宗有交易,但已经很大程度的摆脱对天枢修士们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