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救援(第3页)
“不对,这不是辛表程的手段,他干不出这种事来!”谭良弼猛地反应过来。他跟辛表程打交道这么久,对他的手段再了解不过了。辛表程是典型的文人思维,就算争斗,也不会撕破脸皮,丢了文人的体面。如今这种手段,带着几分匪气,辛表程作为文官大佬,绝不会这么做。
“但是,鲁山县确实是襄阳军驻守的,卑职绝不会看错!”卞正南一口咬定。为了确认消息,他可是亲自渡过蚩水去探查的。
“妈的,老子就不信了!点齐两千骑兵,八千步卒,跟我南下!”谭良弼决定抽调精锐南下一探究竟,留下一万多人驻守襄城。
蚩水并不深,在枯水季,人光着两条腿就能趟过去,就算是丰水季,最深的地方也不过七八尺,水面最窄的地方也就三丈多宽。蚩水上有好几座桥梁,就算桥梁被毁掉也无所谓,最多半天的功夫,就能搭建出一条可供骑兵通行的木桥来。
这种细小的河流根本挡不住大军,就算有敌军驻守,只要用木筏组成一座浮桥,步兵就能轻易杀过去。
谭良弼先一步率领骑兵抵达蚩水旁,却发现河对岸已经聚集了大量的骑兵。
唐州军如今战马充裕,直接从襄阳军征调了一批士兵补充到自己的骑兵营,把骑兵规模直接扩大到了六千骑。对于武安君的这种做法,大家都保持着沉默,毕竟若不是武安君,襄阳军恐怕早就全部折损在开封府境内了,如今抽调一些人手也算不上什么。
襄阳军的骑兵也由郭进率领,跟随在武安君身侧,骑兵规模已经达到了七千骑。这么大规模的骑兵,驻守在蚩水南岸,显然不是为了来欢迎谭良弼的。
谭良弼一张老脸黑得像锅底一样。此番北伐,他确实抢了不少财货,但是骑兵规模依旧不足两千。
之前抢了一个马场,倒是得到了不少战马,但是在随后的战争中又折损了很多,跟唐州军的骑兵根本没法比。
一想到山匪出身的团练兵竟然拥有这么大规模的骑兵,他就感觉一阵心口发疼。
主要是临颍城中,克淮军的骑兵被武安君一锅端了,否则他们的骑兵规模也该和兴化军的差不多。
虽然唐州军的骑兵中有一小半都是凑数的,骑战本事也只是勉强够用,但是谭良弼又怎么能看得出来呢?他只看到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身上的铠甲在日光下泛着黝黑的光,心里莫名地有些心虚。
“将军,不如咱们冲过去,就不信他们敢动手!”郑兴河一脸不爽地说道。他也没想到,当初在百花楼见过的那个少年,如今竟然有了这样的威势。
“二弟,不可妄动!”荣义山感觉有些牙疼,恨不得抽郑兴河一巴掌,眼前这种局势,哪里是他能出头的时候?
“嗯,郑校尉,你率领一百骑,先行过桥,本将为你压阵!”谭良弼觉得就这么直接认怂实在不像话,正好有个不怕死的,那就派他去探探路。
“将军,二弟他性格鲁莽……”荣义山刚开口劝说,就被谭良弼一个眼神怼了回去,总归是要有人去探路的。
郑兴河也没多想,点齐一百名骑兵,直接朝着桥上冲去。
“郭大哥,是老熟人了!”武安君笑了笑,以他的目力,自然看清了来人是郑兴河。
“待我去会会他!”眼看郑兴河刚过了桥,郭进一拉缰绳,带着襄阳军的一千骑兵就朝着郑兴河冲杀了过去。
“撤!快撤!”谭良弼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果断,显然是打算把这一百名骑兵直接吞掉。
郑兴河也懵了,襄阳军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大家都是大乾的军队,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吗?
一看见领头的是郭进,郑兴河掉转马头就跑。他想起自己之前做的那些事,要是被郭进抓住了,肯定没有好下场。
郑兴河想逃,他麾下的将士也不傻,赶忙掉转马头往桥上挤去。
那座桥最多只能容得下三骑并行,一下子挤上去这么多人,顿时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