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湖山村闲人 作品

第86章 苏联专家来访(第2页)

谢廖沙、科利亚都觉得这个李振华真的是很敢想,上百公里的射程也是一个连大口径炮都做不出来的国家国民敢想像的。两人都感觉李振华不同于一般的中国人,他思想跳跃、想法天马行空,但又不完全脱离实际,沿着他的思路考虑,是完全有可能实现。

四个人聊的很愉快,虽然要通过翻释速度慢一点。由于是第一次见面,双方交谈并未过深,谈完火箭炮、火箭筒后,四人天南地北的聊了起来。

李振华聊到现代空战,他提出除了飞机本身性能之外,探测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利用探测站发射、接收探测波,测定飞机的方向位置,对空战结果会起到关键的作用。将来探测设备小型化,装在飞机上会对其战斗力的提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阿廖莎、科利亚很是意外,他们了解到李振华是没有出过国。作为苏维埃军工专家,他们对雷达的了解也不是很多。而没有留过学的李振华已经在想雷达的小型化应用的问题,有点不可思议。

随着聊天的进行,他们发现李振华在不经意的聊天之中,偶尔就会蹦出一个好的思路,令他们眼前一亮。聊到轻武器时,李振华顺嘴提出了突击步枪,狙击步枪的概念。李振华还在感叹中国基础工业太差,没办法实现他的想法。

聊到军舰时,李振华认为现在以战列舰为王的时代就快要过去,今后是航空母舰为王的时代。他十分推崇飞机,认为飞机是以后战争的关键,以后飞机会把坦克、舰船按在地上摩擦。

聊到坦克时,李振华推崇德国的闪电战术,认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陆军战术。同时他又认为坦克不能做的太精细,成本太高。用他的话说坦克要耐操、易维护、成本要低,才易补充。

聊到日本,李振华满脸不屑,日本人目光短浅,有战术无战略。称日本陆军不过是二流军队。虽然在目前中国取得了一些优势,但一个工业国打一个农业国,打成这样也够丢脸的,日本海军中倒是有些人还有些眼光。评论时,两位苏联专家看着李振华的神情,仿佛他随时可以按死日本人一样。

谢廖莎、科利亚都有个感觉:李振华这个人是他们见到过的中国人里最不像中国人的中国人。这个人浑身充满了自信,性格张扬、视野非常开阔。

与谢廖莎、科利亚约好明天一起参观延安总部军工厂后,李振华、李强离开了交际处。两人边走边聊,李强问了李振华一个问题:\"很多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不神秘,苏联有了火箭筒、火箭炮的图纸,火箭筒甚至有实物,怎么还专程派两个人来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