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安排
乾清宫的蜡烛烧到后半夜,明黄色的纸卷在烛火下轻轻晃动。朱常洛放下红笔,手指头上沾了点红颜色,他看着桌上堆得像小山似的命令,嘴角悄悄往上翘了翘。 “传下去。”他扬声说道,“让吏部挑三百个会查户口、懂甄别手艺的官员,明天早上卯时在午门集合,跟着锦衣卫指挥萧玄策去九州。”
站在旁边的大太监赶紧弯腰应下,刚走到门口,又被朱常洛叫住了。
“跟工部说一声,”皇帝的声音从烛火那边传过来,带着不容商量的劲儿,“苏州织造局新做的织布机,秋收前必须送到南京的官办作坊。还有,让兵部派三百个火器营的士兵,护送工匠去南京。”
“奴才记住了。”大太监退到门口时,心里明白,这些命令天亮后就会像长了翅膀,飞到全国各地去。
第二天卯时,午门外已经站了三百个官员,按品级排得整整齐齐。他们大多穿着青色的官服,手里拿着文书,脸上有点紧张——谁都知道,这趟去日本是“挑人”,听着好听,其实跟押人差不多。
萧承宗穿着飞鱼服,腰里挂着刀,大步走过队伍。他手里拿着名单,扫了众人一眼:“皇上有旨,这次去九州,谁能给朝廷带回一百个以上工匠,官升三级;带回特别稀罕的手艺,赏一千两银子。要是偷懒耍滑,按军法处置!”
官员们齐声应下,萧承宗忽然指着队伍最后一个白面书生:“你是苏州府的李书吏?”
那书生赶紧站出来:“小官李默,见过萧指挥。”
“听说你祖上三代都是木匠?”萧玄策挑了挑眉,“到了日本,盯着那些会做木工的,尤其是能雕佛龛、做漆器的,带回来有重赏。”
李默愣了一下,赶紧躬身:“小官明白!”
队伍出发时,太阳刚爬上城楼。萧玄策勒住马,看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消失在大路上,忽然对身边的副手笑了:“皇上要的不是人,是能让这天下转得更快的‘零件’。”
南京秦淮河边上,最近多了些挂着“内廷督造”牌子的院子。这些院子原本是盐商的豪宅,现在换了牌子,门口站着带刀的士兵,院子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这就是朱常洛说的“官办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