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绥芬河市(第2页)
谢彪听得心潮澎湃,狠狠地往嘴里扒拉了一口饭。
刘军和王浩两人对视一眼,眼里也闪着光,倒爷经验告诉他们,这里头的利润比去港城倒腾电子表,估计还要高。
吃过饭,几人回到招待所,众人围坐在一起,商议起接下来的行动。
张卫国率先开口:“咱们的货,还有两天才能到,这两天可不能闲着。要做的事有几件:第一,租十五辆大卡车。这趟货量大,得保证运输能力,一次性把货运到交易点。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跟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咱们人生地不熟,虽然身手还行,可也只有六个人。强龙不压地头蛇,不如给点甜头出去,请他们的民兵帮忙押送货物,这样咱们交易的时候才能安心。”
谢彪重重地点头:“卫国兄弟说得没错,这买卖是咱们做,但地盘是人家的。出点钱,买个平安,也买个便利,值!”
刘军挠了挠头:“卫国哥,那咱们是不是还得请个翻译?跟老毛子交流,语言不通可麻烦。”
张卫国有了系统奖励的语言精通,倒是会俄语,而且流利得很。
但他一个人会听会说没用,还得让其他人能听懂老毛子的话。
“嗯,是要请个翻译,而且要靠谱的。”
他点点头,面色如常,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找到一个专业的翻译。
商议完毕,几人再次出门,直奔黑河镇政府。
张卫国上前说明来意,镇政府的门卫看了看他们,迟疑片刻,最终还是放行。
很快,他们就见到了镇长。
镇长是个四十多岁的精瘦汉子,听闻他们有一火车皮的食品要和苏俄人交易,眼睛顿时亮了。
对绥芬河这个边境小镇来说,只要有商人愿意来黑河市场交易,就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太好了,张老板,你们这是给镇里帮大忙啊!”
镇长站起身,热情地伸出手,“现在边贸刚起步,咱们镇里正愁没有大宗的货源呢。”
“镇上能抽调六十个民兵,协助押车,也能帮忙协调你们和苏俄人的交易。他们都常年跟老毛子打交道,门儿清!”
张卫国对镇长表示感谢,随即提出了报酬:“镇长,民兵兄弟们辛苦了,我们按照每人每天十块钱给辛苦费,全程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