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滴滴的卢师傅 作品
第二百九十二章 热闹的黑河市场(第2页)
张卫国交了订金,车行老板答应提供十二辆货车,保证按他们的将货车上的货物运抵黑河市场。
等一切忙活停当,已是夕阳西下,天边被晚霞染得一片橙红。
镇长做东请张卫国一行六人到镇上最有名的饭店,吃了一顿地道的东北特色美食。
酒桌上,镇长频频举杯,对张卫国一行人赞不绝口,仿佛他们不是初来乍到的商人,而是久经考验的老友。
第一天,就在这忙碌而充满效率的奔波中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张卫国一行人便早早动身,再次来到了黑河市场。
果然,正如昨天那位吃大蒜的大哥和镇长所说,市场内的交易异常火爆。
华国商人从各地运来的货物,简直像是不要钱一般,被苏俄人疯抢。
一个苏俄小伙子,正围在一个卖棉袜和手套的摊位前和老板讨价还价,最后要了两大包货物。
食品摊位上的罐头、饼干、糖果,方便面,只要一摆上货架,瞬间就被哄抢一空。
“卫国兄弟,你看这情况,咱们的货来了,还不得被他们给扒拉光了?”
谢彪压低声音,语气中充满了兴奋。他也算见过世面,但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有些不真实感。
这样的买卖,简直是坐着收钱!
张卫国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对未来的财富有了更清晰的预估。
他明白,苏俄注意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导致食品和衣物极度匮乏。
市场内外,都有荷枪实弹的边防战士在巡逻,在维持秩序的同时,也无形中保障了市场的安全。
苏俄人在这里显得格外守规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有丝毫拖沓,也没有任何赖账的迹象。
这种简单纯粹的交易模式,正是边境贸易初期最真实的写照。
华灯初上,夜幕如墨般笼罩绥芬河。
火车站里,汽笛的轰鸣声撕裂夜空,一趟货车到站。
张卫国和谢彪此刻正带着刘军、王浩等人立于站台旁。
不远处,民兵队长领着六十名膀大腰圆的民兵大步走来。
“队长,接下来要辛苦你们了。”张卫国上前一步,递过一包烟,民兵队长接过,豪爽地拍了拍他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