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拌饭酱 作品

第101章 皇权不下乡,吏转官!(第2页)

他是从底层走上来的,自然知道那些胥吏是什么样子,让他们捞钱还行,让他们帮着朝廷宣扬政令,别做梦了。

“你可知道这些胥吏为啥一心只想着捞钱吗?”朱辰并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反问道。

“还能为什么,不就是贪吗?”对此,朱元璋却是嗤之以鼻,胥吏卑鄙,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呵呵!仅仅是因为贪吗?”朱辰却是冷笑着道。

“难道你有不同的见解?”朱元璋和朱标当即望向朱辰。

“一日为吏,终身为吏,这些胥吏的前途已经望到头了,自然只能向钱看了。”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给胥吏一份前途。”朱标顿时明白了过来。

“不错,朝廷可以开放吏员转升官籍的通道,允许他们靠着政绩晋升官员,而像这次宣扬新政政令就可以当作政绩。”

官身二字,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依着简单的称谓,其代表着无上尊崇的地位,而吏员虽常与官员并列,统称“官吏”,但其实二者天差地别。

吏员说白了,就是给官老爷打下手的,不过仗着官员的声威,在民间稍有点地位,但实际上,稍稍懂行点的都瞧不上吏员的,而若是给吏员晋升为官的希望,想也知道他们会有多积极。

“可是朝廷百官,天下读书人都不会同意的!”朱标却是皱眉道。

官吏之间,看起来协作融洽,但那是建立在当下稳固的关系架构下的,一旦官员们得知,以往被他们视作下属甚至奴仆的吏员,如今翻身和他们平起平坐,他们定不会同意。

而那些读书人也同样如此,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上了功名,却发现那些自己平常看不起的胥吏也跟自己一个级别,他们会愿意才怪。

“所以还需要最后一条计策。”

“什么计策?”

“朝廷可增设乡官,这样就能打破了士绅对乡村的垄断,而吏员转的官员也全都是乡官,不占科举文官们的位置,而且这些乡官,肯定不可能全是吏员,而这些多的官位,足以堵住文官和天下读书人的嘴了。”

“好啊!真是妙计!如此太妙了。”朱元璋和朱标闻言,顿时大叫道。

办报纸宣传政令,吏转官拉拢吏员,最后增设乡官,三条计策,环环相扣,如此一来,就彻底解决了皇权不下乡的局面,而且朝廷百官们也是没办法拒绝。

按照大明如今的乡村规模,增设乡官,至少要多几千个官位,他们要是拒绝了,天下读书人的口水都能淹死他们。

当即,父子俩就对着乡官设定了起来。

……

数日后,早朝。

朱元璋今日打算将报纸,吏转官和设定乡官的事提出来,可还没等他出言,就有一御史站了出来,弹劾道:“陛下,微臣弹劾齐王朱榑,其截断青州驿路,肆意杀害青州官员,请陛下严惩齐王!”

“臣也要弹劾齐王朱榑,其在青州所作所为严重逾制,还请陛下严惩!”

“请陛下严惩齐王!”

……

随即,又有数名御史站了出来弹劾朱榑。

之前他们那一长串弹劾朱榑的奏疏,朱元璋并没有批阅,他们以为朱元璋想要包庇朱榑,因而很是愤慨,直接在早朝上进行弹劾。

见状,朱元璋顿时面色一冷,这些天,他都在和朱标研讨朱辰所提的建议,一时之间都忘了此事,没想到这群御史居然在朝堂上当众提出来,这不是赤裸裸的打他的脸吗?

不过这事早晚也要宣布,刚好可以借此机会为后面的事做铺垫。

当即朱元璋望着群臣说道:“卿等所言,咱都已知晓,齐王朱榑,性行乖戾,屡有劣迹,此番更身涉山东民乱,有碍新政,罪无可赦,着其削爵撤藩,打入宗人府圈禁。”

这话一出,那群站出来弹劾的御史顿时呆愣住了。

朱元璋留着他们的奏疏不发,不是想要包庇齐王吗?怎么突然下此狠手了,削爵撤藩,圈禁宗人府,对于一个皇子藩王来说,是彻底完了!

而其余的群臣则是心中哗然,他们还想着借齐王之事,阻止新政,你朱元璋只要想保住朱榑,就必须要停止新政,却没想到他竟然如此绝情,为了新政,连儿子都不要了。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看来,陛下为了推行新政,已毫不留情,不少朝臣原本打算站出来,当下停下脚步,再不敢强出这头。

接着朱元璋再次说道:“邹县孟家,身为圣人之后,却不思效承先圣德行,反而撺掇民意,妄图挑民乱,罪实当诛!”

既然你们如此不给自己面子,那也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这话一出,朝臣们当即就震惊了,陛下先灭掉了北孔,如今要是再灭掉孟家,那儒家的根可算是被彻底掘断了。

“陛下!万万不可呀!孟家只是一时糊涂,还望陛下给孟家一条生路!”当即就有官员站出来说道,孟家可不比孔家有三脉,邹县孟家没了,孟子就真的绝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