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诱敌深入(第3页)
沐英沉默了好一会儿,轻声道:“敌人比我们预想中的还要多,景春,回讯车里宣慰使刀坎,就说车里之忠义朝廷看得见,也会记住,然贼军势大,我云南官军主力与敌寇鏖战于大理府,无法给予他支援,他能守则守,若无法守备,便伺机撤往新化州,至楚雄府。”
冯诚暗暗咧嘴,提醒沐英道:“西平侯,若楚雄府再丢了,那云南府可就危险了……”
言下之意,让刀坎死守车里才是上策。
沐英摇了摇头,说道:“车里的兵将无法抗住两面的夹击,不如保留有生力量去楚雄,至于各地的叛乱,也要管,不过我大军在大理府仅能抽调出五千人,要平息各地叛乱难度不小,谁可胜任?”
众将闻言同时沉默,各地的叛乱加起来快十几处,虽然每一处叛乱人都不算多,但一个个去清剿的话,难度大、费力不讨好,还有陷入贼军围攻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一旦这五千人被剿灭,那云南腹地可就没有新的力量来对抗叛军,最终可能导致整个战场的崩盘,影响到大明对云南的掌控,这责任谁来担负?
见无人站出来,冯诚主动请命,道:“西平侯,我愿意领兵出征,清剿各地的叛军。”
冯诚主动请缨,然而沐英却不可能让冯诚离开,他一人镇守大理府,事情千头万绪,冯诚在可为臂助,冯诚不在恐有差池。
“冯都督重任在身,不可离开大理府,诸位谁愿意为我云南分忧,清剿叛乱?”
这时,沐春主动站出来,请命道:“父帅,我愿意领军出征,我对云南各地地势了解,对各地的关系更是一清二楚,由我出征再好不过。”
沐春才二十出头的年纪,让他独领一军出去,沐英不可能不担心,然而军情紧急,他又怎么能当着众将的面徇私?
“景春,丽江府贼寇势弱,可从丽江府开始清剿,对付贼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可随意相信他们,一切小心。”
“末将,领命!”沐春当即高声喊道。
沐英在担心,沐春却感觉到一阵热血沸腾,从十七岁开始,他便随着沐英征战,历经西番、云南等地,常为先锋,英武不凡,他早就想独领一军建立功勋,如今机会来了,沐春焉能不激动。
翌日,沐春便领兵五千,从大理府出发,先取丽江府,两日内荡平丽江府之贼寇,又从丽江府转进武定府,一天之内连续破敌三次,将贼军打得溃不成军。
从丽江府到武定府,又从武定府到云南府、楚雄府,沐春可谓连战连捷。
云南腹地的叛乱,接连被沐春平定,这令沐春的声望猛涨,也越发自信。
其间,沐英曾经给沐春写过一封信,让沐春不要操之过急,沐春如今已经做得很好,不如固守整顿兵力,等永昌侯大军抵达,再继续进攻。
然沐春少年意气,岂能等到蓝玉来?他决心靠着自己的力量,将敌军一网打尽。
四月下旬,沐春追击贼寇残军入曲靖府,随后一路斩将夺旗,一直追打贼寇到曲靖亦佐。
没想到沐春在曲靖府亦佐遭遇埋伏,各路贼寇残余的兵力汇聚到了一处,他们联手,将沐春所部困在亦佐。
沐春之前的连战连捷让他过分自信,没有听从沐英的建议,导致全军被困。
叛军日夜攻打,沐春所部艰难防守,此消彼长之下,沐春损兵折将,却依旧没有冲破重围。
被困第五日,军中已经断了粮食,沐春登高望去,四周已经被叛军驻扎的帐篷包围。
哎!
沐春叹了口气,思索破敌之策,可无论他怎么想,都想不到一个好办法,突围出去。
他正头疼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少将军,敌军来了一位使者,要见您。”
“见我?他们有何事要说?”沐春眉头一皱,挥了挥手,让亲卫将人领过来。
不多时,一个文士打扮的男子走了进来,对沐春行了个礼道:“小人刘进,拜见沐少将军。”
沐春冷着脸瞥了刘进一眼,道:“你来见吾,有何事?”
“少将军,小人奉联军之命,前来对少将军说两句话。”刘进满面笑容,道:“少将军少年英才,前途无量,更是西平侯长子,联军素来敬重英雄,我家首领也敬重少将军这样的英雄,故不忍少将军身死亦佐,少将军何不归降我军?我军定以礼相待!”
沐春眉毛一挑,他还真没想到,这群家伙会想要他投降。
“我沐春乃西平侯之子,我沐家受陛下大恩,奉命守云南,今云南大乱,吾当平定云南,报陛下大恩,岂能投降?”
沐春一挥衣袖,道:“刘进,你请回去吧,告诉你背后的人,大明只有战死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孬种!”
刘进闻言笑了笑,还不死心,道:“少将军,您为云南做的有目共睹,只是我军势大,你明军势弱,此乃非战之罪。”
“少将军为保全麾下的性命,降了我军,那是迫不得已,说出去也没人会嘲笑少将军,反而会说一句,少将军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沐春的脸色冷了下来,怒吼一声道:“住口!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回去告诉他们,我军会死守亦佐,与尔等决一死战!滚!”
沐春心知肚明,刘进等要让他归降,根本不是仰慕自己,而是要诛心。
一旦沐春投降,云南明军的军心将会巨震,连带着沐英这位镇守云南的西平侯也会被质疑、威望大减,到时候沐家别说继续驻守云南,就是家族都会被他连累。
或许朱元璋会念着与沐英的父子之情不重罚沐家,但朝中的文官们能善罢甘休?
他们本来就对沐英镇守云南颇有微词,担心将来沐家世袭镇守云南,会让云南百姓只知沐家,不知朝廷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