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崇祯:高迎祥,尔等为何造反?(第3页)
朕想要效仿太祖,便要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前尘过往,太祖都不曾在意,朕难道会心胸如此狭窄吗?今日是朕希望高总兵帮朕解惑罢了。”
朱由检的话语一片真诚,缓缓落下,才勉强让面前的高迎祥渐渐放下心防。
“朕要听实话。”
见高迎祥拧着浓眉,踌躇许久,朱由检再度说道。
“微臣不敢欺瞒陛下。”
高迎祥立言,随后像是豁了出去,在朱由检的审视目光下,带着几分苦笑说出了内心的实情,“好让陛下知晓。”
“微臣不过区区草民,一无功名,二无父辈余荫、背景靠山,在老家之时,不过是个凭着几分武艺糊口的草莽,无非是实在活不下去了,才纠结一众乡里造了反而已。”
“若但凡能有一点儿活头,过上稍稍体面的日子,就算是微臣想要造反,恐怕一众兄弟为了家乡妻儿,也要将微臣捆绑起来。”
“哪怕顾念兄弟情谊,也断不可能跟着微臣走到今日。”
既然说开了,面前的高迎祥索性一次性说个痛快,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看出朱由检并无责怪之意,否则他高迎祥绝不会这么傻。
真心有时也是一项交易筹码,自古“真诚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可有时候,拿真心当套路,反而更能打动人。
“不仅是微臣,还有那李自成、八大王张献忠,还有罗汝才、贺一龙,哪一个不都是寻常之人?”
“只是总不能眼看着家中妻儿老小一同饿死,陛下?”
高迎祥朴实平淡的话语落下,崇祯朱由检听后默默沉默。
若是换了他,恐怕到了走投无路之时。
别说饿死,就算是死,也可能会走上造反这条路。
这时,高迎祥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又说了一句:“若是陛下饿上个三天三夜,恐怕才知道那滋味是真的不好受。”
“朕明白了。”
朱由检沉默良久过后,徐徐开口。
可看着面前的高迎祥,却又生出新的疑问。
“那凤阳之处?”
朱由检问的不是凤阳皇陵,而是凤阳一战。
凤阳乃是大明皇陵所在,重兵把守,像高迎祥这样的反王,虽有精锐却数量稀少,一众流寇又岂能攻破凤阳?
此事在朱由检看来难以想象,所以昔日在知晓凤阳皇陵被大火焚烧的消息后。
他才去祖宗太庙之内,一番自白,述说着自己这后世儿孙的无能不孝。
提及此事,高迎祥又悄悄地看了朱由检一眼,见他真的没放在心上,随即才说起当时的具体情况:“其实陛下,当时微臣之所以能攻入凤阳、大胜凤阳一战,微臣其实真的没做什么,只是率领着人马将凤阳之处的官兵纠缠住而已。”
“随后张献忠、李自成他们二人攻入凤阳,原本也不可能攻进去,可城中的百姓打开城门,所以这才长驱直入,不受阻碍。”
“这凤阳城的百姓?怎么会……”
朱由检面色一变,有些不相信,“你们入了这凤阳城,对他们又有什么好处?他们怎么可能会配合你们?
难道是你们的人伪装的?”
“陛下,并非如此。”
高迎祥继续苦笑着,“凤阳皇城兵力集中,若非大量百姓配合,断无可能攻破城池。百姓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的确对他们没什么好处,但同样对他们也没什么坏处。
而且陛下或许不知,凤阳城中并非如同京城之内,凤阳城内的百姓民心早已不在大明之处了。”
这凤阳巡抚还有那四处官员对百姓的苛待,高迎祥便不好再继续述说下去。
如今的他同样是大明的臣子,要遵守官场之上的规矩,但这番话对于朱由检而言,已然算是了解全貌了。
可朱由检却并未第一时间表态,只因他对高迎祥的话也并非全信。
两人回了军营,朱由检又询问洪承畴,再询问身旁的太监,多方求证之后,朱由检似乎有些自闭,郁郁不平,其后竟大有绝食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