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未雨绸缪,两封旨意!
看了看手中书信的内容,曹化淳嘴角微扬,面露喜意道:“太祖的劝降之计,效果斐然,如今不过只是刚有流言,这边关之外,那汉旗佟养性、马光远两大汉旗主将,还有那范文程这清廷的大学士,以及前不久刚被封王的尚可喜,居然全都联名而来,意图归顺我大明朝廷,彰显我大明正统。”
“太祖之威,不外如是。”
摇头晃脑间,曹化淳极力将朱元璋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以此来彰显这劝降之功。
他还偷偷摸摸瞧了旁边的朱由检一眼,正准备开口,将这功劳也分给他这皇上一份,只是刚开了口。
朱由检便主动抬手打断:“跟朕有什么关系?”
“皆都是太祖之功,朕不过只是依着太祖之令行事罢了。来这辽东之处,也不过是奉了太祖的旨,彰显我大明的正统,还有这劝降一事的诚意。”
“曹化淳,朕可还没这么厚的脸去分太祖的功劳,你可别胡说八道。”
朱由检开了口,曹化淳讪讪一笑,悻悻然地忙将手中的书信交给了吴三桂和祖大寿这另外两人。
两人看了后,一个个同样大喜,接着便是连声夸赞。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如今归降之人,为我大明在那清廷之处埋下一颗钉子,而且这钉子重中之重,皆都是他皇太极的心腹之臣,足可见我大明国运昌盛,这些宵小之辈断然不会是对手,离我大明兴盛之机不远了。”
两人极尽赞美之词,毫不吝啬地接连说道。
朱由检听后,心中虽有几分轻盈,可面庞却只是带着一丝淡笑:“一切皆都是太祖出手而已,我这个不肖子孙,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朱由检继续淡然说着,把面前的祖大寿都快给吓着了。
陛下这变得未免也有点太大了?
好大喜功、刻薄寡恩,之前那些让人胆寒之处?
怎么现如今全都没了影?
一时间,祖大寿心下莫名古怪,不知所措。
“继续说,曹化淳。”
朱由检看了曹化淳一眼,再度开口,好似他这个皇上来就真的只是个吉祥物一般。
“陛下您怎么知道……”
曹化淳听了之后,一阵讶然。
朱由检瞪了他一眼,没开口。
曹化淳尴尬一笑,躬身行礼,来到众人面前,随后才从怀内拿出从京城之处朱元璋交给他的旨意:“除了那劝降之外,的确还有着其他的临时旨意……”
曹化淳语气稍变,继而便开始再度宣旨。
“中兴大清?
那些后金建奴,一个个的蛮夷鞑子,也敢跟咱,还有咱的大明比!你们这些人助纣为虐,该死,该死,全都该死。”
“等着,有朝一日咱亲率大明王师,将这盛京夷为平地,你们这些乱臣贼子,咱一个都不会放过,咱定然是要……”
看着手中的圣旨,曹化淳心头一热,下意识便是将这旨意之上的内容全部念出,把旁边的人说得大气不敢出,更不敢抬头,心下惶恐至极,面色发白不止。
说到一半,曹化淳才苦笑着反应过来,偷摸地看了旁边面露古怪的祖大寿、吴三桂还有朱由检三人一眼,于是赶忙将这圣旨收起,着急忙慌地从袖袍内取出另外一封圣旨来,同样解释着道:“陛下,拿错了。”
将另外一份圣旨取出,随后才念起上面的内容。
这回猜对了。
“当下所谓大清,这些蛮夷鞑子已是我大明之敌,不过还称不上是国之大敌,想当初,咱建国大明,昔日燕云十六州,还有那其他之处,这中原国土,几家为汉,几家为胡?相比于建国时候,如今朝廷底子还算是很厚。
此前朱由检这娃娃做的事不太地道,你们虽归顺那金人朝廷,咱心中不太过得去,但若是能够戴罪立功,为我大明重击眼下这些蛮夷鞑子,咱对你们还是能网开一面的。
你们这些人,谁若是投得最早,职务最高,功劳最大,对咱大明最忠心耿耿,即日起便赐一面免罪金牌,特赐你们之前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