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48章 《水利》构思,水车之梦(第2页)
翻车,也就是龙骨水车。
结构相对简单,用人力或畜力驱动,通过链条带动木制刮板,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效率颇高,适合大面积灌溉。
筒车。
利用水流冲击转动,竹筒自动舀水提升,无需人力,昼夜不息,尤其适合河流落差较大的地方。
还有桔槔、辘轳……
一个个曾经只存在于古籍图谱中的名字和形象,此刻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无比生动和具体。
他仿佛能看到那些木制的齿轮如何啮合转动。
能听到链条刮板哗啦啦的提水声。
能感受到水流冲击筒车带来的勃勃生机。
水车。
对。
就是水车。
这或许就是解决他家土地干旱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蹲在地头,捡起一根树枝,开始在干裂的土地上勾勒起来。
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他在计算。
计算着清河的水流速度和自家田地的高度差。计算着制作水车所需要的材料——木材、竹子、绳索、或许还需要一点铁器?
计算着以他目前掌握的工具和手艺,哪种水车更容易实现。
龙骨水车似乎更实用,提水量大,但结构相对复杂,需要的部件多,对木工的要求也高。
筒车结构简单些,可以就地取材用竹子制作,但对水流的冲击力有要求,清河的水流似乎不够湍急。
桔槔和辘轳虽然简单,但提水量太小,效率太低,不适合灌溉农田。
思来想去,他觉得龙骨水车或许是更合适的选择。
虽然难度大些,但一旦建成,效益也最大。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
在那清河岸边,一架巨大的木制水车缓缓转动。
清澈的河水被一节节刮板带起,沿着长长的龙骨输送到高处。
然后哗啦啦地倾泻而出,流进新挖的水渠。
滋润着他家那五亩原本贫瘠干旱的土地。
禾苗在水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变得绿油油一片。
秋天,金黄的稻穗、饱满的麦粒、沉甸甸的豆荚压弯了枝头。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家人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