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根基稳固,再定新标(第2页)
他始终牢记着这句古训。
想要真正地改变命运,想要让这个家能够长久地兴旺下去,就必须不断地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地向上攀登。
他想要的,绝不仅仅是偏安一隅的小富即安。
他想要的是,让这个家,彻底摆脱农门的束缚,拥有更强大的抗风险能力,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想要的是,让他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人尽其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甚至还隐隐地怀揣着一个更大胆的梦想——利用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去改变这个贫瘠落后的村庄,甚至去影响这个时代。
现在,根基已稳。
是时候,该为这个家,为他自己,确立新的、更高远的目标了。在一个秋收之后、各项产业都进入平稳发展期的夜晚。
张大山再次召集了全家人,在宽敞明亮的新家堂屋里,点亮了数盏油灯,开了一次不同以往的、更具战略意义的家庭会议。
“今天叫大家来,是想跟大伙儿再合计合计,咱们家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张大山看着围坐在身边的妻儿,眼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咱们家现在,吃穿不愁了,住的也有了。可以说,基本的根基算是打牢了。”
“但咱们不能就这么满足了。”
“想要将来过上更好的日子,让咱们的孩子、孙子都能挺直腰杆做人。”
“咱们就得有新的、更大的目标。”
他开始将自己这段时间反复思考过的、关于家庭未来发展的“升级版”蓝图,向家人娓娓道来。
“首先,还是农业。”
“土地是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咱们那八亩地,要继续精耕细作,把堆肥的技术全面用好,争取把每一寸地都变成高产的良田。”
“除了种好稻米、粟米、麦子、豆子这些主粮,咱们还要在那三亩水浇地上,拿出一些来,尝试种植更高价值的东西。”
“比如,爹琢磨着,能不能试试种棉花?要是能成,咱们就再也不愁没好布穿了,还能卖大价钱。”
“或者,试试种点甘蔗?呃,爹以前听南边的商人说过,那东西能熬出比饴糖还甜的糖霜来,也是金贵玩意儿。”
“再比如,水田里能不能养点莲藕?或者在水渠边上试试养鱼?”
他提出的这些,都是基于现有土地条件的、更高层次的农业发展思路。
“其次,是咱们家的各项作坊。”
“药材生意,要继续做精做强。石头,你不仅要带人把药材保质保量地采挖炮制好,还得跟着赵掌柜多学学经商的门道,将来争取能把咱们的药材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纺织作坊,花儿,你的提花布是咱们家的‘拳头产品’,不能满足于现有的几个花样。要多琢磨,多尝试,做出更多、更漂亮、别人模仿不来的花色来。爹也在想办法,看能不能弄到更好的染料,或者改进一下染色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