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披红游街,光宗耀祖(第2页)
“将来或入仕为官,造福一方;或着书立说,传承文脉。”
“皆能成为我大宁王朝之栋梁,国家之桢干。”
一番慷慨激昂的训示之后。
李学政便示意身旁的赞礼官,开始进行“唱名”仪式。
赞礼官手捧着一份写满了名字的朱红名册,清了清嗓子,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起来。
“南阳府甲申科院试,取中生员,共计一百二十名。”
“第一名,宛平县,王敬之。”
“第二名,新野县,李慕白。”
“......”
每念到一个名字,人群中便会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低低欢呼和羡慕的议论。
而被念到名字的学子,则会从队伍中走出,来到高台之下,向着学政大人和各位考官,恭恭敬敬地行一个标准的揖礼,以示感谢。
张小山的心,也随着那一个个被念出的名字,而越跳越快。
他努力地挺直着脊背,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沉稳和镇定。
但他那微微有些颤抖的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终于。
“第十五名,青阳县,张小山。”
当赞礼官那清晰而响亮的声音,念出这个熟悉的名字时。
小山只觉得自己的脑海中“嗡”的一声,所有的血液仿佛都在这一刻涌向了头顶。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迈着有些虚浮的脚步,从队伍中走了出来。
他来到高台之下,学着前面那些学子的样子,对着台上的李学政和各位佐官,深深地,深深地,鞠躬行礼。
那一刻,他能感受到,无数道目光,正聚焦在他的身上。有来自学政大人的、带着几分审视和期许的目光。
有来自其他同科秀才的、带着羡慕和探究的目光。
更有来自广场外观礼的、那些不相识的百姓们投来的、充满了敬佩和祝福的目光。
他的脸颊,因为激动和些许的羞涩,而涨得通红。
但他心中的那份自豪与荣耀,却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难以抑制。
唱名仪式之后,便是更为激动人心的“簪花披红”了。
衙役们端着一个个托盘,上面摆放着一朵朵用金箔或红绸精心制作而成的簪花,以及一条条鲜艳夺目的大红绸带。
由李学政亲自,或者由他委派的佐贰官员,为每一位新科秀才,簪上象征荣耀的金花,披上象征喜庆的红绸。
当那朵带着淡淡香气的红绸金花,被李学政身边的一位佐官,亲手簪在小山的发髻之上。
当那条印着“本科院试高中”字样的鲜红绸带,被系在他的胸前,随风飘扬时。
小山只觉得,自己仿佛一下子就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受人敬仰的“读书人”。
这份荣耀,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沉甸甸。
簪花披红仪式结束,接下来,便是整个庆贺活动中,最为万众瞩目,也最能彰显新科秀才荣耀的环节——游街。
学政衙门早已准备好了数十匹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
虽然并非所有秀才都能骑马,名次靠后者大多只能步行或乘坐官府安排的简陋彩车。
但张小山,作为此次院试的正榜第十五名,自然是有资格享受这份殊荣的。
他在衙役的引领下,来到一匹同样是披红挂彩、神骏异常的枣红马前。
虽然他从未骑过马,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但在父亲和二哥平日里那些关于“男子汉当志在四方、勇于尝试”的言语激励下。
以及那份因为金榜题名而带来的、难以抑制的豪情壮志驱使下。
他还是深吸一口气,在衙役的帮助下,略显笨拙却也还算稳当地,翻身上了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