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222章 脚踏打谷,脱粒神机2(第2页)

“脚踏的?还能打谷?”几个小子都听得是啧啧称奇,眼神里也再次冒出了那种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对自家老爹那神乎其神本事的深深崇拜。

他们已经不止一次地见证过,自家老爹这些看似“异想天开”的念头,最终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能改变他们生活的“神奇宝贝”。

“爹,那咱们还等啥?赶紧动手做啊!”柱子这个“技术迷”,早就按捺不住了,他瞅着图上那些需要精确加工的木质构件和传动装置,手又开始痒痒了,恨不得立刻就拿起斧凿锯刨,大干一场。

“不急,不急。”张大山摆了摆手,虽然他也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就把这“神机”给造出来,解了眼下的燃眉之急。

但他也知道,这种相对精密的机械,可不像做犁耙那么简单,更不像垒个灶台那么随意。

“这玩意儿,里头的门道可不少。尤其是那个旋转的打谷滚筒和脚踏的传动机构,尺寸、平衡、还有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都得拿捏得准准的,分毫都差不得。不然,非但打不了谷,还容易出岔子,甚至伤到人。”“咱们得先把这图纸再仔细琢磨琢磨,把每一个零件的尺寸都精确地计算出来,再把合适的材料都备齐了,最好是先用些废旧木料,试着做出几个关键部件的模型,看看能不能严丝合缝地配合起来,然后再正式动手。”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

张大山再次带领着他的“核心技术团队”——大儿子铁牛,负责所有金属锻造和关键承重结构的把控);二儿子石头,负责出谋划策、优化设计和后勤保障);三儿子小山,负责精确计算、绘制更规范的图纸和文字记录;以及那个对木工有着惊人天赋的小儿子柱子,负责所有木质构件的精细加工和组装。

一头扎进了对这台划时代的“脚踏打谷脱粒神机”的紧张研发和试制之中。

这一次,他们面临的难度,明显比之前制作曲辕犁和神农耧车要大得多。

那高速旋转的打谷滚筒,不仅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硬度,还得做得尽可能地轻便和平衡,否则一旦转起来,那巨大的震动和离心力,就能把整个机器给拆散了。

张大山尝试了多种木料,最后选定了一种质地坚硬、纹理细密、且不易开裂的硬杂木,作为滚筒的主体材料。

他又让铁牛用最好的铁料,锻造出两根粗壮坚固的中心转轴,并想办法将其牢固地嵌入滚筒的两端。

至于滚筒表面的那些“齿钉”,他们最初尝试用削尖的竹钉,但发现强度不够,很容易在高速旋转和撞击中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