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染坊试验,五彩初现(第2页)
花儿将那浸泡了足足一个时辰的麻布,从染缸里捞了出来。
众人伸长了脖子一看。
嘿!
那原本白净的麻布,果然被染上了一层浅浅的、却也还算均匀的鹅黄色。
虽然颜色算不上特别鲜亮。
可比起那光秃秃的本色布,却也多了几分暖意和或雅致。
“成了!成了!真的染上色了!”巧巧第一个欢呼起来。
其他几个妇人,也都跟着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花儿心里头也美滋滋的。
她将那染好的黄布,又用清水反复漂洗了几遍。再晾到院子里那新搭的竹竿上。
在阳光底下那么一照。
那颜色,越发显得柔和好看了。
“不错,不错。”张大山也过来看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
“这头一回,能染成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
“只是,这颜色瞅着,还是淡了些,也不知牢不牢靠。”
花儿也看出来了。
这槐花黄,虽然好看,可总觉得有些或浮在布面上似的。
她又想起爹爹说过的“明矾”做媒染剂的事儿。
便又和巧巧商议着,重新熬了一锅槐花染液。
这一回,她们在染液里,又小心翼翼地,按着一定的比例,加入了一些从镇上买回来的明矾粉末。
再把另一匹精麻布浸泡进去。
这一次,染出来的黄色,明显比上次要深沉一些,也或更鲜亮了一些。
再经过反复的漂洗和日晒。
那颜色依旧是那么的明艳动人,丝毫没有褪色的迹象。
“太好了!花儿姐,这回的颜色,可比上次那个强太多了!”巧巧激动地拉着花儿的手。
周文轩也在一旁,将这两种不同媒染剂的效果,仔仔细细地记录了下来。
他还发现,用明矾做媒染,那布料的手感,似乎也比用草木灰水的要稍微硬挺一些。
他把这个发现小声地告诉了花儿。
花儿听了,也觉得有道理。
心里头对这个平日里话不多、却心思细腻的年轻人,又多了几分敬佩和或好感。
有了槐黄的成功经验。
花儿她们的胆子也大了起来。
又开始尝试着用那发酵好的蓼蓝靛泥,去染那神秘而又深邃的靛蓝色。
这靛蓝的染制,可比槐黄要复杂多了。
不仅对靛泥的发酵火候要求极高。
还得用到一种特殊的“建缸”和“养缸”的法子。
稍有不慎,那好不容易才积攒起来的靛泥,就可能“死”了,再也染不出像样的颜色来。
花儿她们,也是接连失败了好几次。
不是染出来的颜色太浅,像那洗锅水似的。
就是染得一块深一块浅,成了难看的大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