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264章 府台道贺,名望达峰(第2页)
王县尊对张大山夫妇,也是客气有加,礼数周全。
他不仅盛赞了小山的才华和品学。
还对张大山这位“教子有方”的“张先生”,以及整个青石村如今这欣欣向荣、民风淳朴的景象,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嘉奖。
言语之间,也隐隐透露出,要将青石村作为他治下“德政教化”的典范,向上峰举荐的意思。
这番姿态,自然是让张大山受宠若惊,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有了县尊大人这番“金口玉言”的肯定。
往后,青石村在这青阳县地界上,怕是再也没人敢轻易来招惹了。
送走了王县尊一行人。
还没等张家这股子兴奋劲儿过去呢。南阳府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
那位曾经在院试时就对小山青眼有加的提督学政李大人。
在得知小山高中乡试解元之后,也是大喜。
他不仅亲自在小山那份名列榜首的试卷上,朱笔批阅了“文采斐然,见识卓绝,实乃国之栋梁”的赞语。
还特意派了府学里的教授,带着学政衙门的赏赐,前来青石村,对小山进行嘉勉。
并转达了李学政对他的殷切期望。
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不负众望,在来年的春闱会试之中,再创佳绩,为南阳府争光。
这府学教授的到来,其意义,又自不同于县尊大人的道贺。
县尊大人,代表的是地方行政。
而这学政大人,代表的可是朝廷的文教正统,是天下士子的表率啊。
能得到他的赏识和嘉勉,那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荣耀和前途的保障。
一时间,张家门楣,光耀无两。
青石村之名,也因此而声名鹊起,远播四方。
以前,人们提起青石村,大多也只是知道,那是青阳县南边一个偏僻贫穷的小山村。
可现在,人们再说起青石村,那语气里,可就多了几分敬佩和向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