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砖瓦设计,村貌初新(第2页)
这些图样,虽然还是他那独特的“简笔画”风格,可比起先前那些,却也精细了不少。
图样画好了,接下来便是这建造窑炉和试烧砖瓦的头等大事了。
张大山又从村里头,挑了几个在建石灰窑时就手脚麻利、也肯下力气的青壮汉子。
再加上柱子和铁牛这两个技术骨干。
一行人便在那新买的荒山脚下,离那煤炭开采点不远的一处平缓坡地上,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这头一座砖瓦窑,张大山没打算建得太大。
毕竟是头一回试手,先弄个小型的,摸索经验要紧。
他们先是按照图样,挖好了窑基,又用从山上采来的大块石头和那新烧出来的石灰、河沙,搅拌成“三合土”,把那窑基给它打得结结实实。
窑身呢,则是用那耐火黏土掺和上铡碎的稻草,做成特制的“窑砖”,一块块垒砌起来。
那火膛和烟道的设计,更是费了不少心思,得保证那火能烧得旺,烟也能排得畅。
一连忙活了十几天,这座凝聚了众人心血的、看着还有些粗陋的土制砖瓦窑,总算是……有了个大概的模样。
窑建好了,接下来便是这选土和制坯了。
张大山领着几个村民,在那附近的山坡上,还真就寻摸到了一处土质细腻、颜色也合适的黄黏土。
大伙儿把那黏土挖了回来,挑拣掉里头的石子草根。
又按照张大山教的法子,往里头掺上适量的河沙和铡碎的稻草。
再挑水和泥,光着脚丫子,在那泥潭里头,踩过来,踏过去。直把那泥巴,踩得又黏又韧,差不多能拉出丝来,才算是“熟”了。
然后,便用柱子早就做好的、大小一致的木头模子,一块块地,把那和好的泥巴,都给它脱成了砖坯和瓦坯。
再小心翼翼地,把它们都摆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慢慢地阴干。
这制坯的活计,看着简单,可也耗人。
光是那几百块砖坯和上千片瓦坯,就让张大山一家和那几个帮工的村民,忙活了好几天。
等那砖坯瓦坯都阴干得差不多了,张大山便选了个晴朗无风的好日子。
开始了他这辈子头一回的烧砖制瓦。
他亲自指挥着,让铁牛和柱子,把那些阴干了的砖坯和瓦坯,仔仔细细地,一层一层地,按照特定的码放方式,装进了那新砌的窑膛之中。
既要保证它们受火均匀,又不能码得太密,影响了通风。
装窑完毕,张大山又亲自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
他便让人,把那些早已准备好的、敲碎了的煤块和掺了黄泥的煤饼,都堆放在了火膛口。
“铁牛,点火!”张大山深吸一口气,沉声喝道。
铁牛应了一声,用火镰火石点燃了艾绒,再引着了干燥的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