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309章 大豆扩种,饲料保障(第2页)

赵四海闻言笑道:“张老哥你可是问对人了。老弟我前些日子刚从南边回来,还真就带回来一批据说是能亩产三百来斤的‘高产大豆’种子。说是那边的大户人家,都爱种这个,结出来的豆荚又多又饱满。”

“哦?真有这等好东西?”张大山眼睛一亮。

“那可不!就是价钱比寻常豆种贵了那么一点点。”赵四海比划了一下。

张大山看着赵四海从带来的包裹里抓出来的那把豆种,颗颗饱满滚圆,泛着油光,便也咬牙道:“贵点也值!赵大哥,这豆种,俺要了!有多少,俺都要!”

有了好种子,接下来便是这精耕细作了。

张大山领着铁牛、石头他们,把村里头能用的旱地,都给它重新规划了一番。

那些向阳的、土层相对厚实些的,都留出来种这金贵的高产大豆。

“这地啊,得先给它喂饱了,它才能给咱们吐好食儿。”张大山一边指挥着儿子们往地里撒堆肥和草木灰,一边说道。

“这豆子虽然耐旱,可也喜欢松快地儿,咱们这地先前种过麦子,得给它深翻一遍,让它透透气。”

爷儿几个使出浑身力气,用那曲辕犁把地深翻了一遍。

再用那耧车开沟播种。

“爹,这垄沟是不是开得有些宽了?种种得也太稀了吧?”石头看着那播种的密度,有些不解。

村里寻常人家种豆子,那都是撒得密密麻麻的,生怕浪费了地力。

张大山笑道:“傻小子,这好豆种,就跟那好苗子一样,你得给它足够的空隙,它才能好好长个儿,多分杈,多结荚。”

“要是种得太密了,它们自个儿跟自个儿抢养分,那还能长得好?”

村里头有些老庄稼汉看见了,也都在背后嘀咕。

“这张先生种地,有时候也忒不着调了。这豆子种得恁稀,将来怕是收不了几颗吧?”

“谁说不是呢,白瞎了那么好的地。俺看着啊,他这法子,怕是还不如俺们那老一套呢。”

可张大山却是不管那些风言风语,依旧是按照自个儿的章程来。播完种,他又指挥着娃儿们,仔仔细细地覆土、踩实。

“这土啊,得盖得不深不浅,踩得不松不紧,那豆苗儿才能顺顺当当地钻出来。”

每日里,张大山也勤快地去地里头转悠,看着那墒情。

“这豆子出苗前,水不能太多,免得把种子给沤烂了。可也不能太干,太干了它也发不了芽。”

等那豆苗儿出土了,长出了三四片真叶,他又领着大家伙儿,一遍遍地除草、间苗。

“这草啊,比那豆苗长得还快,不给它除了,它就要抢豆苗的食儿。”

“还有这苗,也得间一间,留壮的,去弱的,一墩儿里头,留个两三棵就尽够了。”

还真别说,这张大山弄回来的这“高产大豆”种子,就是不一样。

那出土的豆苗儿,看着就比寻常的要粗壮不少,叶片子也更肥厚油绿。

再加上他伺候得精心,那豆子长势更是喜人。

一棵棵都蹿得有半人多高,分杈也多,上面挂满了一串串沉甸甸、鼓囊囊的豆荚。

村里人路过张家豆地,看着那长势,都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几眼。

“哎哟,这张先生家的豆子,咋长得这么好呢?比俺们家那高粱秆子还要壮实!”

“可不是咋地,这叶子绿得都快滴出油来了,那豆荚也多,一串串的,看着就喜人!”

等到秋收的时候,那黄澄澄的大豆地里,简直就像是铺了一层金子似的,晃得人眼花。

全家人齐上阵,男女老少都下了地。

割豆子的割豆子,捆豆萁的捆豆萁,运豆子的运豆子。

就连最小的豆子,也拿着小镰刀,有模有样地在田埂上割着那些零散的豆棵。

村里头,凡是跟着张大山种了这高产大豆的人家,也都一个个喜笑颜开,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欢声笑语。

忙活了好几天,才总算是把这几亩地的“金豆子”都给它收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