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324章 豆制工艺,品质提升(第2页)

“啥时候看着那豆浆开始起那种棉絮似的、颤巍巍的豆花了,那就差不多了,赶紧停手,盖上锅盖,让它自个儿再‘闷’上一会儿,这叫‘蹲脑’。”

“等那豆腐脑都凝结好了,再轻轻地舀到铺了干净纱布的模具里头,上面压上石板,把多余的黄浆水给它慢慢地逼出来。”

“这压制的时间和力道,也得看你想吃啥样的豆腐。想吃嫩豆腐,就少压一会儿,力道也轻些;想吃那老豆腐,就得多压些时候,力道也得大些。”

栓子听得是连连点头,把自家爹爹说的每一个字,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他知道,这做豆腐的学问,可比他先前想的要深奥多了。

接下来的日子,栓子便又一头扎进了那新搭起来的豆腐棚子里。

他不再像先前那样,一次就用大量的黄豆去试。

而是每次只用那么一小盆豆浆,仔仔细细地,一遍遍地尝试着不同的卤水用量、点浆温度、搅拌手法和压制时间。

他甚至还学着豆子那小子,弄了个小本子。

虽然他认的字不多,可也歪歪扭扭地,把自己每次点浆用的卤水多少、豆浆的温度(用手指头沾了试试,估摸着温度)、以及点出来豆腐脑的成色、压出来的豆腐的口感,都给它记了下来。

有时候,为了琢磨一个细节,他能对着那锅豆浆发半天呆。

锅里的豆浆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他的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娘王氏和嫂子巧巧心疼他,劝他歇歇,别把自己给累坏了。

他却总是摇摇头,咧嘴一笑:“娘,嫂子,俺没事,俺就想把这豆腐给它琢磨透了,做出那最好吃的豆腐来!”

失败了,他也不气馁,就对着那记录,仔细分析是哪里出了岔子。

是卤水下猛了?还是豆浆太凉了?又或者是搅拌的手法不对?压制的时间不够?

他会把失败的豆腐渣也尝尝,咂摸着味道,试图找出问题所在。

成功了呢,他也不骄傲,而是会仔仔细细地回想整个过程,争取下一次能做得更好。

还真别说,栓子这小子,在这吃食的门道上,确实是有几分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