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332章 天子闻奏,御赐嘉奖(第2页)

那原本有些倦怠的眼神,不由得微微一亮,精神也为之一振。

“哦?竟有此等利器?”宁宣宗来了兴致,坐直了身子。

他继续往下看,当看到那张由周文轩精心绘制的、标注清晰的曲辕犁构造图纸时,更是忍不住微微颔首。

这图纸画得虽然算不上是皇家工匠那般精美绝伦,可那结构之巧妙,设计之合理,却是一目了然,透着一股子朴素而实用的智慧。

再看到张小山那篇《农桑水利策》,其中关于“以工辅农,工商并举,藏富于民”的论述,以及对青石村发展模式的生动描绘。

宁宣宗更是龙心甚慰,忍不住轻轻拍了拍御案,赞道:“好!好一个‘实学致用’!好一个‘天工巧匠’!”

他当即便召来了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将这份奏折交给他们传阅。

“两位爱卿看看,此乃南阳府上奏,言其境内青阳县青石村,有乡民张大山者,献上一种名为‘曲辕犁’的新式农具,功效卓着,远胜旧犁。”

“另有其子,新科解元张小山,所着《农桑水利策》,亦颇有见地,言辞恳切,见解不凡。”“朕观此犁图样,确有几分道理。若真能如奏折所言,推广开来,于我大宁朝的农事,必将大有裨益。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都是官场老手,自然明白皇上的意思。

他们连忙躬身接过奏折,仔仔细细地研读起来。

越看,这心里的惊讶也就越甚。

他们都是识货之人,自然看得出这曲辕犁的价值,也看得出张小山那篇策论的水平。

这曲辕犁的设计,看似简单,却处处透着巧思,解决了传统直辕犁耕作费力、转弯不便、耕深不足等诸多弊病。

若是真能推广开来,对于提高耕作效率,增加粮食产量,其意义不可估量。

而那张小山的策论,虽然文辞略显稚嫩,但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如重视农业技术、发展乡村手工业、改善民生等,都颇具前瞻性和可行性,与朝廷近来提倡的“劝农兴商”之策,也是不谋而合。

“启禀陛下,”工部尚书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激动,“臣观此曲辕犁图纸,设计精巧,构思新颖,确有可能大幅提升耕作效率。臣恳请陛下,准许工部即刻派精通农械的官员,前往南阳府青阳县青石村,实地查验此犁功效,并与那献犁人张大山详谈,务必将其制作之精髓学到手。若果真如奏折所言,当立刻着手仿制,在京畿及周边各州府先行试用推广,以观后效。”

户部尚书也紧跟着附和道:“陛下圣明。若此犁真能推广,则我大宁粮食产量必能大增,于国库税收、民生安定,皆有莫大好处。臣以为,献犁之人张大山,及其子张小山,当予以重赏,以彰其功,以励天下百姓之心,鼓励更多人投身于利国利民的创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