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440章 青石之学,百工之宗(第2页)

半个月后,他打制出的新犁铧,其耐用性,竟真的提升了数倍不止。

他激动得,当即便备上厚礼,亲自赶到青石村,想要拜铁牛为师。

湖广,产棉区。

一位加入了“青石商会”的棉花商人,正对着自家那几百亩棉田,唉声叹气。

今年,他的棉田里,闹了大规模的棉铃虫。

眼看着,大片的棉桃,就要因此而绝收。

就在这时,他收到了商会寄来的、最新一期的《青石杂谈》。

上面,有一篇由张大山亲自撰写的、名为《棉植病虫害之防治新法》的文章。

文章里,详细地介绍了,如何用石灰水、烟草水、以及几种常见草药的汁液,混合成无毒的药剂,来有效驱除棉铃虫。

那商人将信将疑,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照着方子试了试。

没想到,不过短短几天,那肆虐的棉铃虫,竟真的被驱除得干干净净。

秋后,他的棉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他立刻便将此法,传授给了周边的所有棉农,引得无数人交口称赞。

这样的故事,开始在南阳、湖广、江南……在每一个有“青石商会”成员的地方,不断上演。

有木匠,看了柱子的文章,学会了更省力、更坚固的卯榫结构。

有农人,看了农录上的方法,学会了如何为自家的田地,进行精准的配肥。

有商人,看了石头的市场分析,提前预判了行情,赚了个盆满钵满。

《青石杂谈》,这份最初只是为了解决学院内部教学问题的小小刊物。

如今,竟成了整个商会联盟之内,最受欢迎、也最被倚重的“技术宝典”和“商业指南”。

无数的感谢信,连同着各种成功的案例,如同雪片般,从各地飞回青石学院。

周文轩将这些案例,进行整理和筛选。

再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刊登在下一期的杂谈之上。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知识输出——实践成功——经验反馈——再次传播”的、完美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