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441章 产业瓶颈,蒸汽之思

青石村,在经历了数年的飞速发展之后,如今,已然是整个大宁帝国,最令人瞩目的一颗工业新星。 张家那座位于村西山谷的、巨大的工坊区,更是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巨人,日夜不息地,为整个帝国,输送着各种各样、在过去看来如同“神物”一般的商品。

锋利耐用的“神钢”农具,被一车车地运往全国各地,让无数农民的耕作效率,提升了一倍不止。

精美舒适的“青石布衣”,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走入了千家万户的衣橱。

更不用说,那能让粮食增产的化肥,那能让建筑坚固的水泥,以及那能让食物变得无比美味的酱油与豆豉……

张家,和它的“青石”品牌,已经成为了“财富”与“奇迹”的代名词。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一个看不见的、却又坚实无比的巨大瓶颈,已经悄然降临。

……

这日,张大山,正在由周文轩主持的“青石学院”里,旁听一堂关于《九章算术》的课程。

他虽然掌握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但对于这些古老的、充满了智慧的典籍,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敬畏与学习之心。

就在此时,他那两个如今已能独当一面的儿子,负责所有工坊生产的“生产大总管”张铁牛,和负责所有营造工程的“营造大总管”张柱子,却联袂而来,脸上,都带着一丝难以解决的愁容。

张大山看了一眼,便知道,他心中盘桓已久的那个问题,终于,还是摆到了台面之上。

他对着周文轩,歉意地笑了笑,走出了学堂。

“爹。”

柱子,这位性格最是沉稳的五子,率先开了口。

“出什么事了?”张大山平静地问道。

“爹,咱们……咱们这清溪河边的地,快要不够用了。”柱子指着远处那片沿着河岸,已经修建得密密麻麻,几乎再无半分空隙的巨大工坊区,满脸的无奈。

“您看,从最早的水力锻锤,到后来的水力锯木、水力磨坊,再到如今,花儿姐那边,那上百台日夜不息的水力纺车和织机……”

“咱们的工坊,越建越多,需要的地,也越来越大。”

“可这清溪河边,水流最是湍急、落差也最适合建造水轮的‘黄金地段’,就这么长长的一条。”

“如今,几乎都已经被咱们给占满了。”

“前几日,栓子弟,还想再建一个更大的、用水力粉碎机来制作饲料的工坊,可我……实在是,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了。”

他的话,道出了第一个,也是最直观的瓶颈——地理瓶颈。

水力,虽好,但它,离不开河流。而一条河流,其能提供的“优质动力源”,是极其有限的。

张家的发展,第一次,被“土地”,给束缚住了手脚。

铁牛也在一旁,拿出了几份他亲手绘制的、充满了各种数据的生产图表。

“爹,五弟说的是地方不够用。我这里,还有个更要紧,也更要命的问题。”

他的神情,无比严肃。

“您看,这是咱们家所有工坊,去年一整年的产量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