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再解古图,河道新法(第2页)
“错的,是后人,总想着用前人的药,来治今天的新病。”
他指着图纸,开始了他那石破天惊的“历史还原课”。
“尚书大人,各位请看。”
“这最底下的一层,用的是前朝的麻纸,墨迹也最是古朴。”
“这上面说,要在此处,加固南岸。”
“为何?”
“因为图上标注的河道,在三百年前,其主航道,是在这里。”
“那时候,上游的山林,还很茂密,河水清澈,含沙量也小。”
“水流,常年冲刷南岸,所以,当时的人,在这里加固南岸,是对的。”
他又指向中间一层,那用墨色更深的笔迹画出的图层。
“可到了一百年前,上游因为连年战乱,乱砍乱伐,水土流失严重。”
“大量的泥沙,开始被冲入河中,在这里,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淤积。”
“这片淤积,使得主河道,被迫向北,发生了偏移。”
“这个时候,水流,开始转而冲刷北岸。”
“可当时的工部官员,不明白这个道理,还照着三百年前的老图,在早已不再受力的南岸,修修补补。”
“其结果,自然是……毫无用处。”
他又指向最上面那层,用最新墨迹标注的、也是最混乱的图层。
“而到了最近这几十年,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河道,因为泥沙的淤积,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浅。”
“水流也变得越来越散,越来越缓。”
“这时候,无论是加固南岸,还是加固北堤,都已是治标不治本。”
“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多互相矛盾,却又各自都有几分道理的‘补丁’。”
他这番话,如同一把最锋利的解剖刀。
将这张困扰了工部上百年的“悬案古图”,其背后所隐藏的、关于河流变迁、环境演化的历史真相,给剖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是目瞪口呆,如遭雷击。
他们第一次知道,原来,这图,还能这么看。
这河,还能这么解。
“那……那依伯爷之见,”刘庸尚书的声音,都带上了几分颤抖和……敬称,“如今这永定河之患,该当如何去治?”
“治河,不光要治水。”
张大山走到另一幅更大的、涵盖了整个黄河流域的地图前,说出了一句足以载入史册的话。
“更要治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话何解?” “大人请想,这河里的沙,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上游的山上,被雨水冲刷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