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 作品
第482章 一论惊天下,门庭若市
翰林院的那场大辩论,如同在京城这片深不见底的舆论湖泊中,投下了一颗巨石。 其所激起的涟漪,经久不息,并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扩散到了朝野的每一个角落。
张小山,这位年轻的翰林院修撰,和他那套“以道御器,道器合一”的“青石之学”。
一时间,成了整个京城士林,最是热门,也最是引人争议的话题。
翰林院内,风气为之一变。
那些曾经对小山敬而远之的同僚们,如今,看他的眼神,已经彻底不同。
其中,固然还有一些思想僵化的老学究,依旧对他那“离经叛道”的言论,嗤之以鼻。
但更多的,特别是那些年轻的、尚未被官场磨平棱角的进士们。
却仿佛从他的那番话中,看到了一条全新的、能将“圣贤理想”与“经世致用”完美结合的道路。
他们开始主动地,前来小山那间小小的公事房,向他借阅那早已被无数人抄录过的《青石杂谈》。
他们开始与他,探讨一些关于“格物”、“算学”的实际问题。
小山,不再是那个被孤立的“异类”。
他,俨然已经成了翰林院中,这个新兴“实学派”的、当之无愧的领袖。
而比翰林院变化更快的,是张家府邸门前那条,曾经还算清净的金鱼胡同。
自那场大辩论之后,这里,便彻底变成了京城最是热闹的地方之一。
每日里,前来张府拜访的马车,络绎不绝,几乎从街头,排到了巷尾。
张家的门房,收到的名帖,更是堆积如山。
“门庭若市”这四个字,成了张府如今最真实的写照。
来访的客人,形形色色,络绎不绝。
有许多,是京城里思想开明的学者和大儒。
他们为“青石之学”中,那种追本溯源、知行合一的精神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