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静水深流(第2页)

……

而此刻的京城,早已不复前两日的平静。

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官场和权贵圈子里急速酝酿、发酵!

康亲王府。

收到阿武送来的铁证后,康亲王并未如南渊钰预想的那样立刻发难,而是展现出了老牌政治家极其深沉的城府和耐心。

他以“偶感风寒”为由,闭门谢客数日,实则在王府深处,与他最核心的盟友——张阁老、李尚书等人,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秘密磋商。

面对那足以将东宫势力连根拔起的铁证,这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们,既感震惊愤怒,又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与风险。

“证据确凿,毋庸置疑!”张阁老抚着胡须,眼神凝重,“但此事牵连太广!兵部、城防、内廷……甚至可能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暗线!一旦引爆,必然是朝野震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内乱!”

李尚书也忧心忡忡:“是啊!东宫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朝野,若只是拿下几个侍郎、副将,怕是难以伤筋动骨。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选择最精准的突破口,一击便要让其再无翻身之力!”

康亲王点点头,他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直接将证据呈给皇帝?

不可取。

那样等同于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也给了东宫反扑和皇帝从中斡旋的空间。

必须布局!必须等待!

他们商议良久,最终制定了一套“外松内紧,引蛇出洞,雷霆一击”的策略。

首先,由康亲王出面,继续装病,麻痹对手。

同时,暗中联络所有可靠的政治盟友,特别是掌握监察、司法、京畿防务实权的人物,提前通气,统一立场,形成合力。

其次,由张阁老和李尚书利用各自的影响力,在朝堂上不显山不露水地敲打兵部和户部,以“整顿吏治”、“清查亏空”等名义,给方明德等人施加压力,逼迫他们露出更多马脚,也为后续的发难制造舆论铺垫。

最关键的是,要等待那个将证据威力发挥到最大的时机!

这个时机,或许是皇帝对东宫某个行为不满之时?

或许是抓到了东宫更直接的罪证之时?

又或者……是那个送来证据的神秘人,再次出手,提供了更致命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