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学堂启新元(第2页)
“李相,您想过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王朝,就像一个人。这个人,想要活下去,活得好,既需要一颗会思考、懂道理的‘大脑’,也需要一双能劳作,会创造的‘双手’,对吗?”
“国子监,以及天下所有的学塾,所培养的,便是我南渊的‘大脑’。他们学习圣贤之道,明晰礼义廉耻,他们将成为未来的官员、谋士、法官,他们负责为这个国家,制定规则,指引方向,安抚人心。”
“而本宫想要建立的这所‘理工学堂’,所培养的,则是我南渊的‘双手’!”她的声音,陡然变得高昂而有力。
“他们或许不懂之乎者也,但他们能让土地的收成,翻上五倍、十倍!他们能让工坊的效率,提升百倍、千倍!他们能造出更锋利的兵器,更坚固的城墙,能让我们的将士,在面对外敌时,少流血,多打胜仗!”
“请问李相,”她直视着李光旭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道:“一个只有‘大脑’,却没有‘双手’的人,能活下去吗?一个只有‘治国之道’,却没有‘强国之技’的王朝,又能走多远呢?”
一番“大脑与双手”的精妙比喻,让李光旭和张廷义,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就在此时,龙椅之上的南渊钰,终于开口了。
他站起身,走到苏晓晓的身边,握住了她的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一锤定音!
“皇后所言,亦是朕意!”
“朕今日,便在此,为我‘永安’一朝,定下国策——”
“以科举,取安邦之‘道’!以理工,取强国之‘技’!文武并重,理工为翼!四者,皆为我南渊王朝之基石,缺一不可!”
“此事,不必再议!”
他看着下方那已经无话可说的两位老臣,语气稍缓,说道:“朕知道,你们担心两派对立。所以,这理工学堂,将不设于京城之内,不与国子监争辉。朕,决定将其,建在京郊‘皇家第一示范工坊’之旁!”
“朕,还要为两所学堂,立下规矩!日后,国子监的学子,每年必须有三个月的时间,进入工坊、田亩,亲身体验‘格物’之艰辛!而理工学堂的学子,也必须修习《永安法典》与《国史》,明晰为臣之本分!让‘道’与‘技’,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坚持了改革的决心,又充分考虑到了老臣们的顾虑,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李光旭与张廷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由衷的叹服。
他们知道,在这对年轻帝后的联手之下,任何的阻挠,都已是螳臂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