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调整策略,深入研究(第2页)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那我们分头行动吧。”林雪打破沉默,“一部分人继续优化现有抗体,另一部分人深入研究变异机制。”
“我同意。”沈清秋点头,“不过我要强调一点,这次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我们要深入到分子层面,甚至要考虑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
“你是说……跨物种传播?”赵铁柱插话。
“不排除这个可能。”沈清秋神色凝重,“如果他们真的在做某种大规模的生物实验,那么人类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实验室进入高强度运转状态。
林雪带领一组人整理全球各地上传的最新病例数据,试图找出病毒变异的规律;另一组则专注于蛋白结构分析,尝试还原病毒的进化路径。
沈清秋亲自负责核心数据库的解析工作。她在系统空间中调取了大量的古病毒资料,逐一比对。
“这段序列……”她盯着屏幕,眉头越皱越紧,“和已知的所有逆转录病毒都不匹配。”
“会不会是人工合成的?”林雪凑过来。
“可能性很大。”沈清秋轻声道,“但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段序列?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就在这时,终端警报再次响起。
“又有新的异常数据流入。”林雪迅速调出日志,“是从非洲传来的样本数据。”
沈清秋立刻打开新样本的基因图谱,仔细比对后,脸色骤然一变。
“这不是普通的变异。”她低声说,“这段序列的排列方式……它像是被激活了一样。”“什么意思?”赵铁柱问。
“某些古老的病毒基因片段,在特定条件下会被重新激活。”沈清秋解释,“如果他们找到了一种方法,让这些沉睡的基因片段在现代病毒中重新发挥作用……”
“那这就不是简单的变异,而是病毒的重构。”林雪震惊地说。
“没错。”沈清秋点头,“而且,这种重构可能是可逆的。也就是说,他们可以控制病毒的变异方向。”
“这就是他们的触发机制?”赵铁柱问。
“很有可能。”沈清秋站起身,走向实验台,“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个机制的开关,也许就能预测病毒下一步的变异方向。”
“但我们怎么验证?”林雪问。
“我们可以模拟。”沈清秋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画出一个复杂的分子结构,“假设他们是通过某种化学信号激活了这些基因片段,那么我们就尝试复现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