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宓 作品

第320章 医典诡录?九窍灵台的试炼(第2页)

人群中,年轻弟子逸尘神色紧张,微微举起手,他腕间系着的艾草香囊突然毫无征兆地自燃起来,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焦味。“师尊,若遇到被邪祟侵蚀的病患,该如何用药?”他的声音微微颤抖,这个问题仿佛一道咒语,让四周的空气瞬间变得冰冷刺骨,老槐树上的白花也开始渗出黑色汁液,仿若在回应这个充满恐惧的疑问。

素问神色凝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前,将手中的银针缓缓浸入灯油之中。就在银针接触灯油的瞬间,针尖瞬间结出一层薄薄的冰霜,寒意逼人。“《雷公炮炙论》有云,‘以毒攻毒,需辨阴阳’。”素问目光坚定,声音清脆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面对幽冥邪物,更要善用‘祝由十三科’,以符咒之力,镇邪驱魔。”说罢,她指尖轻轻一弹,银针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破空而出,精准地钉入老槐树干。刹那间,树干竟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声响,凄厉而又诡异,渗出的树液在空中凝成符咒,仔细看去,正是《山海经》中记载的驱邪秘文,散发着古朴而强大的力量。

随着修订工作的逐步推进,诡异事件愈发频繁且愈发惊悚。每当夜深人静,众人在馆内挑灯夜战、誊写医典时,砚台里的墨汁便会诡异化作人形,那墨人面容模糊,却仿佛带着无尽的怨念,在宣纸上一笔一划书写着失传已久的禁术,字迹歪歪扭扭,透着说不出的邪异。藏经阁的古籍也如同被邪祟操控,会自动翻开,露出夹在其中的人皮书页,上面用朱砂写着“九窍试炼,非死即生”八个大字,殷红的朱砂仿若鲜血,触目惊心。灵枢在编纂诊断学章节时,更是遭遇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他发现自己的影子竟脱离身体,在墙上独自演示起失传已久的“鬼门十三针”,每一针落下,都伴随着凄厉的哀嚎,仿佛有无数冤魂在痛苦挣扎。

“这样下去不行。”素问满脸疲惫,双眼熬得通红,映着窗外那如血的月光,显得格外憔悴。她愤怒地将染血的笔扔在案上,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焦急,“这些邪祟分明在故意干扰我们,若不能将它们融入医典,反而会被其吞噬,让医道传承毁于一旦。”她颤抖着翻开新得的《黄帝虾蟆经》残卷,书页间夹着的蟾蜍皮突然活了过来,那蟾蜍皮上的疙瘩扭曲蠕动,在纸上爬行留下一道道黏液痕迹,黏液干涸后,竟显现出“以魂养典”四个神秘字样。

时光在紧张与恐惧中缓缓流逝,经过七七四十九日的日夜操劳,《青崖医典》终于完成。全书共九卷,分别对应人体九窍,每一卷的封皮都用不同的上古灵兽皮制成,散发着古朴而强大的气息。书页间暗藏着二十八星宿的古老阵法,星辰之力与医道之理相互交融,神秘莫测。灵枢怀着忐忑的心情,将玉珏嵌入医典扉页。刹那间,北斗七星的暗纹与书中符咒产生强烈共鸣,整座医馆突然被金色光芒笼罩。然而,在这看似神圣的光芒中,隐约可见无数半透明的人影在挣扎,他们身着巫祝服饰,脖颈处缠绕着人面鱼纹的锁链,发出痛苦的呻吟,仿佛在诉说着被封印的无尽冤屈。考核之日终于来临,整个医馆仿若被上古邪术笼罩,瞬间化作一座巨大的迷宫。九座试炼台悬浮在空中,周围云雾缭绕,仿若通往仙界的天阶,却又透着无尽的危险。这九座试炼台分别对应望、闻、问、切、针灸、汤药、祝由、炼丹、正骨九大医术。第一座试炼台上,病患竟是由雾气凝成的骷髅,那空洞的眼窝里闪烁着幽冥之火,幽绿的光芒仿佛能看穿人心,让人不寒而栗;第三座试炼台的药鼎中,沸腾的不是药汁,而是黑色的血液,血面上漂浮着人脸,那些人脸表情痛苦,似在诉说着生前的悲惨遭遇;第七座祝由台更是凶险万分,弟子们需用符咒与上古凶魂对话,稍有不慎,便会被凶魂吞噬魂魄,从此消失在世间。

“记住!医道的根本,是仁心!”灵枢的声音在迷宫中回荡,犹如洪钟鸣响,震耳欲聋,“即便面对邪祟,也要心怀慈悲,以仁心驱邪,以医术救人!”他的身影在每座试炼台闪现,腰间玉珏的金线愈发耀眼,可仔细看去,那些金线正如同贪婪的藤蔓,缓慢却又坚定地朝着他的心脏蔓延,似要将他的生命与灵魂一点点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