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铜壶滴漏观时疫,药鼎分香应世变(第2页)
药站外突然传来甲士的呵斥声,灵枢透过窗缝看见,玄冥医盟的教徒正穿着秦军铠甲,将排队领药的百姓赶进囚车。“他们想借朝廷的手,把疫病区的人都烧死。” 素问将神农尺抛出,尺身化作道金光,缠住最前面那辆囚车的车轮,“《道德经》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秦法虽严,却也有‘疾者给药’的律条 —— 我们去见廷尉!”
廷尉府的青铜鼎正在燃烧,鼎中不是祭品,是墨家的《防疫策》。竹简燃烧的噼啪声中,传出墨家传人的吟诵:“治疫如治水,堵不如疏”。灵枢突然将手掌按在鼎耳上,掌心的星纹胎记与鼎内残存的墨书产生共鸣,浮现出墨家巨子与老子论道的虚影:两人围坐在药炉旁,老子用松枝拨火,巨子用青铜刀剖药,炉中升腾的烟雾组成 “医道同源” 四字。“看到了吗?” 灵枢的声音带着激动,“当年墨家与道家共着《疫气论》,主张‘治疫如治国,需刚柔并济’—— 秦法是刚,我们的药是柔,缺一不可。”
廷尉李斯的竹简突然落在案上,上面写着 “焚尽方技书,以安天下”。“你们这些墨家余孽,竟敢质疑朝廷防疫之策!” 李斯的胡须在怒火中颤抖,案上的青铜镇纸突然弹出暗针,针尖闪着黑油的光,“陛下已命徐福率童男童女入海求仙药,岂是你们这些草木偏方可比?” 他突然拍响惊堂木,堂下冲出的甲士手中,都握着涂满黑油的长矛 —— 矛尖的形状,与墨家 “破阵矛” 一模一样,只是矛杆上刻的不是 “非攻”,是 “杀无赦”。
素问突然将神农尺掷向大堂横梁,尺身撞落的灰尘中,浮现出无数疫死者的虚影,都朝着李斯作揖。“《墨子?兼爱》说‘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她指着虚影手中的竹简,那些竹简上的医方正在飞入百姓家中,“这些亡魂不是来索命的,是来求您看一眼真正的防疫策 —— 太医院呈上的‘五石散’,其实是玄冥医盟的‘引疫蛊’,服下的人会成为疫病的传染源!”
激斗在廷尉府后院爆发时,那尊青铜鼎突然炸开,飞出的碎片中,藏着墨家传人的 “守药契”:“吾辈以医守民,虽焚身碎骨,不可弃药”。灵枢将契文贴在甲士的铠甲上,那些铠甲突然变得透明,露出里面穿着的玄冥教徒服饰 —— 他们的心脏位置,都嵌着块玄铁,正在吞噬周围的生气,玄铁上的刻字与铜壶滴漏的刻度完全吻合。
“这是‘噬心甲’!” 墨羽突然用青铜药杵敲向甲士心口,玄铁发出刺耳的嘶鸣,“《墨家器谱》说这是用活人精血炼的,穿上能刀枪不入,代价是沦为蛊虫的傀儡!” 少年的腰杵在地上划出 “解甲符”,红光闪过,那些被解救的甲士茫然四顾,身上的秦军铠甲正在剥落,露出里面的平民服饰,其中一个甲士的脖颈上,还戴着墨家药站的铜铃。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咸阳城时,七十二处药站的炊烟在天空组成道架 “太极图”,图中的阴阳鱼眼,正是墨家的药铃与铜壶滴漏。灵枢望着百姓们互相传递汤药的身影,突然发现城门口的铜鹤眼中,流出了红色的泪水 —— 那是被解救的疫死者的魂魄,正在向他们致谢,泪水落在地上,长出了一片片艾草。
此时,徐福的船队突然在渭水码头靠岸,船上下来的童男童女都面无血色,眉心点着玄冥医盟的蛇形纹。“陛下有旨,征用所有药站的草药,炼制仙药。” 徐福的声音像蛇吐信,他手中的青铜药罐里,传出无数孩童的哭嚎,仔细听,还有墨家药铃的哀鸣,“灵枢先生若肯献出墨家‘活疫术’,这些孩子就能活命 —— 不然,整个咸阳城都会变成疫病炼狱。”
灵枢握紧手中的 “守药契”,突然发现契文的最后一行,有行极小的字迹:“活疫术需以传人的心头血为引,可暂时压制疫病,代价是...” 字迹被血渍覆盖,只露出 “三月后” 三字。铜壶滴漏的水流突然倒转,壶中浮现出三个月后的景象:满城都是穿着玄冥服饰的医者,他们手中的药罐正在倾倒黑色的液体,百姓们的皮肤下,都有蛇形纹在蠕动。而灵枢自己的身影,正跪在始皇帝面前,手中捧着的不是草药,是颗跳动的玄铁心脏,心脏上的 “兼爱” 二字正在被黑纹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