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宓 作品

第372章 机巧通神融医道,光影裁妙鉴岐黄(第2页)

灵枢望着窗外的 “二十四节气” 药圃,墨家的自动灌溉系统正安 “阴阳消长” 规律运作:清明(阳气初升)时,晨露(属阴)经竹管(属阳)导入 “疏肝水”,浇灌柴胡、薄荷等阳生植物,水珠在叶尖滚动如银(阴中藏阳);夏至(阳气最盛)时,夜露(属阴)拌着腐熟的桐油饼(属阳)制成 “养心肥”,施给黄连、莲子等阴生植物,肥粒在土中溶解如金(阳中藏阴);秋分(阴气初升)时,正午阳光晒过的井水(属阳)注入 “润肺露”,喷洒百合、麦冬等阴生植物,水汽在空气中凝结如雾(阳中藏阴)。药圃中央的青石碑,阳面刻《道德经》“阴阳相抱,万物乃生”,字深三分(阳数);阴面刻墨家 “阴阳失衡,器械失灵”,字深二分(阴数);碑顶的太阳能聚光镜,正午(阳)将日光反射到 “午时茶” 釜(属阴),水温保持在七十三度(阳数);午夜(阴)则收集月华凝结的露水注入,水温降至四十二度(阴数),让茶性如太极流转,阴阳相济。

深夜的工坊里,“子午流注针灸仪” 突然发出刺耳警报,指针卡在 “子时”(胆经,阴)与 “丑时”(肝经,阴)之间,对应的绿色指示灯同时跳为红色。灵枢打开仪器顶盖,发现阳齿轮(寅时到亥时,属阳)被一缕墨色丝线缠住停转,阴齿轮(子时到丑时,属阴)则空转不止,齿轮间卡着的竹简上,道家 “子时大睡,养阴以藏魂” 的告诫旁,墨家工匠用朱砂批注 “阴过无阳,如车无辙;阳过无阴,如马无缰”。“这是被‘阴阳蛊’的丝缠住了,” 灵枢往阳齿轮滴入 “阳和油”(艾草、干姜熬制,属阳),丝线立刻蜷曲成灰,齿轮 “嗡” 地转动起来,“就像人熬夜伤阴,但若整日昏睡(阴过盛),阳气不得升发,同样会阴阳离绝 —— 养生的真谛,从不是追求绝对的阴或阳,而是如这齿轮般,阴中有阳动,阳中有阴静。”

明轩的指尖突然泛起青光,与 “五运六气” 气象仪的指针同步转动,脑海中闪过串流光溢彩的画面:张三丰在武当山用墨家 “阴阳秤” 称量太极拳的发劲,阳劲如崩雷(秤砣右移三寸),阴劲如抽丝(秤砣左移二寸),秤杆水平时,铜盘上自动浮现 “太极” 二字;孙思邈将道家 “辟谷术”(减阳耗)与墨家 “营养剂”(补阴津)结合,陶罐的阳面刻 “七日不食,阳火不泄”,阴面刻 “三餐药糜,阴津不绝”,罐口的铜盖会自动开合,按 “昼开夜合” 的规律调节阴阳;最清晰的是幅 “道墨合璧” 的养生图,绢本上道家的 “阴阳鱼” 用赤金(阳)与墨玉(阴)镶嵌,鱼眼处嵌着墨家的青铜齿轮,齿牙转动时,阳鱼吐出水珠(阴),阴鱼吐出火焰(阳),中心的轴孔里,第七根针的虚影正在缓缓转动,针身阳面刻 “动如脱兔”,阴面刻 “静若处子”,转动时笔画重叠成 “和” 字,金光四射。

此时,工坊的青铜钟突然自鸣七声,钟声的阳频(高音)如龙吟(属阳),阴频(低音)如虎啸(属阴),与道家 “六字诀” 的 “嘘(肝阴)、呵(心阳)、呼(脾土)、呬(肺阳)、吹(肾阴)、嘻(三焦和)” 完全对应,声波在空气中形成肉眼可见的波纹,阳波呈红色,阴波呈蓝色,交汇处呈黄色。“养生鼎” 的蒸汽中,浮现出模糊的人影:左手中的阳燧(取火铜镜,属阳)反射月光,右手中的阴鉴(取水铜盘,属阴)承接露水,两手相交处托着的青铜针上,“阴阳调和” 四个字用朱砂写成,笔画间流动着金色气流,针尾的红丝如活物般扭动,指向终南山深处的 “阴阳泉”—— 泉眼被天然巨石分隔为两半,阳泉涌热水(属阳),水面漂浮着红色莲花(阳);阴泉冒冷水(属阴),水底生长着青色芦苇(阴);两泉交汇处的鹅卵石上,长满 “阴阳草”(叶面红、叶背青),据说采摘时必须左脚踩阳泉边的黄石(阳),右脚踩阴泉边的黑石(阴),稍有偏斜,草叶就会瞬间枯萎,散发出刺鼻的硫磺味。

墨羽突然发现 “养生鼎” 的残渣中,躺着枚扭曲的青铜针:阳面刻 “阳噬阴”,字迹鎏金却泛着黑气;阴面刻 “阴噬阳”,字迹镀银却结着白霜;针尖的蛇形纹(属阴)正被晨光(属阳)照得冒烟,烟色先黑后白,在空中凝成 “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的破碎字样。“玄冥医盟的邪术,” 少年用镊子夹住针身,针尖突然喷出一股寒气(阴毒),在他手背上凝成薄冰,“是用活人阳气淬炼阴针,再用死人阴气锻造阳针,故意让阴阳相杀 —— 您看这针尾的‘贪生’二字,早就暴露了他们逆天而行的野心!” 灵枢接过扭曲的青铜针,指尖刚触到针身便觉刺骨的寒意 —— 那是阴火过盛的征兆,针尾的蛇形纹正在蠕动,每片鳞甲都刻着 “阴噬阳” 的咒文。他转身走向工坊中央的 “八卦炉”,炉身的乾、坤二卦正泛着红光,离卦(属火)与坎卦(属水)的位置各有个青铜旋钮,分别控制阳火与阴火的烈度。

“墨家的‘阴阳炉’,本是用来淬炼‘守心针’的。” 灵枢旋动离卦旋钮,外焰瞬间窜起三尺高,红得像烧红的烙铁,“当年墨子为了让针身既刚且柔,特意设计了这双层火膛 —— 阳火炼其骨,阴火养其魂。” 他又拧动坎卦旋钮,内焰立刻转为幽蓝,像深潭里的寒冰,“七百二十度是阳火的极限,对应人体九窍八脉;三百六十度是阴火的底线,合着一年三百六十天,差一分都炼不出阴阳相济的针。”

扭曲的青铜针被扔进炉膛的瞬间,发出刺耳的 “滋滋” 声,像是有无数冤魂在惨叫。针身先是被阳火烧成通红,蛇形纹在高温中扭曲挣扎,渐渐显露出原本的针形 —— 竟是枚残缺的 “第七针”!可不等众人细看,阴火突然包裹上来,将红针淬成幽蓝,针尾的咒文 “阴噬阳” 正在融化,化作黑色的烟气,在空中凝成个模糊的人脸,既像玄冥医盟的教主,又带着清瑶姐姐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