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浮世千岩间(3)
【玉京台的石板路在傍晚时分被露水浸湿,微微发凉。微风轻拂,带来了桂花香和远处漕运码头飘来的水汽,这些气息交织在一起,混合着隐约的铜铃脆响,仿佛将请仙典仪前的肃穆氛围烘托得更加真实而庄重。
派蒙像一只活泼的小精灵,在荧的肩头轻快地转了个圈,然后用小手紧紧扒住她的衣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她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惊飞了那栖息在檐角的灵鸟,轻声说道:“你瞧那边——香炉里的烟雾都快要溢出来啦,肯定是有好多人一早就来这里许愿呢。他们都说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帝君的神力最为显着,连这风都似乎带着对人们心愿的回应呢。真的不去试试吗?”
荧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投向不远处那尊三足青铜香炉。香炉的云纹炉身上,攀附着精美的鎏金纹饰,在朝阳的映照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乳白的烟气从炉口袅袅升起,宛如轻云般缓缓卷出,然后融入了玉京台上空的薄雾之中。
这景象如此神奇,仿佛真的有什么看不见的生灵在托着这烟气,让它能够如此轻盈地向上飘动。荧不禁被这一幕所吸引,她的指尖下意识地蹭了蹭袖角。
原来,她刚刚才从璃月港的市集过来,袖上还残留着些许杏仁豆腐的甜香。然而,与眼前这庄重而神秘的场景相比,那点甜香此刻竟显得有些微不足道,甚至有些轻飘。
“灵不灵倒说不准呢。”荧轻声回应道,但她的脚步却不由自主地随着派蒙的视线挪动了过去。尽管对于这香炉是否真的具有神奇的力量,她心中并无十足的把握,但既然已经来到这里,求个心安也是好的。
离香炉越近,周遭的声响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捂住了嘴巴一样,越来越轻,最后只剩下一片静谧。在这片静谧中,人们的动作也都变得轻柔而缓慢,仿佛生怕打破了这份宁静。
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垂着眼,缓缓地向后退去。他的衣袖宽大,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袖口处绣着的寿纹若隐若现。他的脸上透露出一种掺着敬畏的平和,仿佛他对眼前的香炉充满了敬意。
不远处,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被母亲牵着,小手紧紧攥着一把刚刚折下来的桂花枝。她好奇地张望着香炉,一双大眼睛里闪烁着疑惑,小声地问母亲:“帝君真的会听见吗?”母亲只是微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并没有回答,似乎是想让小姑娘自己去感受这份神秘。
荧站在人群的后面,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她稍作停留,看着前面那个穿着青布衫的汉子,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撮香灰轻轻地扫进炉边的瓷盒里。等汉子完成这个动作后,荧才迈步向前,缓缓地靠近香炉。
那汉子转身时正好撞见她,先是愣了下——许是她这身不算本地的装束,又或是派蒙在肩头扑腾的样子太惹眼——随即就露出个爽朗的笑,操着带点枫丹口音的璃月话开口:“姑娘是第一次来凑请仙典仪的热闹?”他指了指自己胸口别着的船运标识,“我叫伊凡诺维奇,从枫丹来跑商的,也是头回见这阵仗。你瞧这玉京台,比咱枫丹的歌剧院还讲究,连栏杆上的石雕都像活的。”
派蒙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从荧的肩头探出脑袋,眨巴着大眼睛,兴奋地说道:“我们是来等请仙典仪的哦!听说可以见到岩王帝君呢!”
伊凡诺维奇听到派蒙的话,眼睛猛地一亮,似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朝着广场中央努了努嘴,示意荧往那边看。
荧顺着伊凡诺维奇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玉京台最高处的那处祭台旁边,站着一位身着紫袍的女子。她的身姿高挑,气质高雅,发间的金饰随着她抬手的动作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响。
那女子正低声吩咐着身旁的侍从,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空旷的广场上却清晰可闻。偶尔有几句被风吹到荧的耳中,只听得“祭品”“仙位”等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