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放盐呀 作品

第11章 刘基献策(第2页)

而且其他军队的人员结构也要改变,不能要求加入义军的人同时加入明教,阻止宗教势力继续发展。

“二就是统领要早日称王,不可继续自称‘教主’,这样慢慢的就能改变人们对统领的看法。”

刘伯温又继续说,让宋青书逐渐摆脱‘明教教主’的身份,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地方王侯。

“这不好吧,我现在就称王?会不会引起元廷的注意,将主攻方向集中向我?”

宋青书有些不解,老朱占领应天之后,刘伯温可是献策让其‘缓称王’的,怎么到自己这里,却让自己赶紧称王呢?

“统领怕什么?以如今明军的势力,还怕元廷?实力弱小之时,选择蛰伏,慢慢发展势力为上策。可如今明军如此厉害,四海之内可说没有敌手,若此时不称王,如何让天下汉民投靠?”

刘伯温为宋青书分析起现在称王的好处,既然实力允许,就要做该做的事情,过度的隐忍反而不好。

“先生所言既是,回去我就昭告天下,自领‘明王’,让全天下都知道明军。”

此时的宋青书无比自信,自己终于也走到称孤道寡这一步,虽然知道这是必然的,但如此之快也令宋青书没有想到。

“还有一点,明军此时势力大涨,不光要广纳贤良,还要向周围义军势力展现军威,让他们不敢其觊觎之心。若是能让其他义军势力畏惧我军,从而归降,加入我军,倒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之良策。”

刘伯温知道明军此时被其他势力包围,有坏处也有好处。

今后若是称王,也能让其他势力投奔,这样就能破局,将整个江南纳入掌中。

至于不愿归顺的,也可占着大义,直接驱兵吞并。

刘伯温给的三条建议,每一个都说在宋青书的心坎之上,能得到这样的谋主,让宋青书轻松了不少。

“先生大才,我这就回府,召集军中将领,商量改革议程,还请先生与我同往。”

随后宋青书携刘伯温一同返回应天府官府,将明教高层全部召集,一起商讨整军、称王的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