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三往突厥(3)(第2页)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两国贸易渐入佳境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降临突厥,大量牲畜死亡,草场荒芜。
突厥百姓陷入饥荒,人心惶惶。好战派又趁机蛊惑部分部落首领,煽动他们劫掠大唐边境以获取物资。一些部落首领本就因天灾动摇,在好战派的怂恿下,开始蠢蠢欲动。
消息传到大唐,李世民再次召集大臣商议。
兵部侍郎主张出兵防御,但同时提议可向突厥提供部分物资援助,以解其燃眉之急,彰显大唐的诚意与胸怀。
李世民深思后,决定采纳此计。
于是,大唐皇帝陛下诏令兵部侍郎,速遣精兵强将,严守边境,以防突厥之侵袭,又命户部筹备物资,诸如米粮、布匹、药材等,以备援突之需。
侍郎领旨,不敢稍有懈怠,即刻调兵遣将,布防边境,又督促户部,速备援物。
户部闻旨,亦不敢稍怠,于是就倾全力筹备援物,米粮千石、布匹百匹、药材若干,均精挑细选,以备突厥之需。
就在大唐紧锣密鼓地筹备物资之时,突厥内部也起了争执。那些被好战派蛊惑的部落首领,执意要去劫掠大唐边境,而以突厥智者为首的和平派,则坚决反对,力主接受大唐的援助,双方在王庭中争吵不休,气氛剑拔弩张。
突厥智者慷慨陈词:“大唐此前诚意满满,如今又愿援助我们,若我们却去劫掠,岂不是恩将仇报,失了道义!”
好战派首领却冷笑:“天灾当前,大唐物资富足,劫掠他们是为了部落生存,管什么道义!”
智者闻其谬论,怒不可遏,斥道:“尔等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突厥的未来。大唐与我们相邻而居,若今日我们劫掠其边境,他日大唐必兴兵问罪,突厥将永无宁日。且道义乃立国之本,若失此道,突厥何以立足于世?”
好战派首领仍固执己见,道:“智者所言虽有理,然天灾猛如虎,若再不采取行动,突厥百姓将饿殍遍野。我等身为部落首领,岂能坐视不管?”
“我亦知天灾之猛,百姓之苦。然若为一时之利,而失长久之和,岂非饮鸩止渴?且大唐既愿援我,若我等反以兵戈相向,岂不寒了大唐之心?日后又何以复求其援?”说完此话后,智者转身面向突厥首领,拱手道,“大汗,臣斗胆进言,望大汗以突厥百姓为重,以突厥未来为念,勿为好战派所惑,接受大唐之援。如此,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