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玥枭 作品

第73章 三皇子的心腹 (第2页)

长孙无忌辞别僧人,步出庙门,夜色已深,月挂中天,清辉洒落,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回望那座古刹,心中暗自思量:此庙中僧人,看似平凡无奇,然其言辞间,却透露出不凡之智,且那先皇遗诏之事,更是令人心生疑虑。此事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秘密?念及此,他神色更显凝重,示意侍从们紧随其后,悄然返回府中,归途中,他心念电转,思索着如何追查此事。那僧人所言官员,究竟是何人?为何能得僧人如此信任?且那先皇遗诏,又为何会出现在那庙中?这一切,都如迷雾般笼罩在他的心头,令他难以窥其全貌。

……

长孙无忌归府之后,心绪难平,步入书房,秉烛夜书,将今夜探庙之事细细记录,字里行间,尽显忧虑之色。思及那先皇遗诏,关乎大唐社稷,泰儿安危,更是忧心忡忡,难以入眠。

次日清晨,长孙无忌更衣束带,步入议事厅,召见心腹侍从与幕僚,将夜探长安城隍庙之事,一一述说,众人听到过后,都神色大变,议论纷纷。长孙无忌摆手示意安静,沉吟片刻,目光如炬,扫视众人,说道:“此事干系重大,我等须得谨慎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我意,即刻遣人暗中探查,务求寻出那夜接收先皇遗诏的官员,再循线追查,以明真相。”

众幕僚闻长孙无忌之言,皆颔首称是,神色间透露出凝重与决心。

长孙无忌见状,心中稍安,知众人都已明了此事的重大,必当竭尽全力,共赴国难,旋即就命精明干练的探子,暗中探查那夜接收先皇遗诏的官员下落。探子们领命而去,或潜行于市井,或隐匿于朝堂,四处打探消息。几个时辰过后,有探子回报,言明那夜官员似为三皇子李恪的心腹,平日里言行举止,都透露出不凡之气,且对朝局亦有深刻见解,与僧人所述颇为吻合。

长孙无忌闻此,心中微动,暗忖此事或与三皇子有关,然亦不敢轻易下定论,于是命探子们继续探查,务必寻出确凿证据。同时,亦遣人暗中监视三皇子府邸,以防其有所行动。长孙无忌目送探子们离去,心中暗自思量:此事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秘密?那先皇遗诏,又为何会出现在长安城隍庙中?念及此,他神色更显凝重,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屈不挠的坚毅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