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山清 作品

第24章 雷公震长安(第2页)

“好!好!好!”李世民连说三个好字,展开军报细读,眼角皱纹舒展开来,“药师用兵如神,以三万破十万,斩首五万,俘虏三万!颉利那老匹夫只带万余残兵逃往定襄!”

房玄龄接过军报细看,突然轻咦一声:“陛下,这军报中特别提到,火器营校尉李炫设计‘火龙箭’‘霹雳雷’等新式火器,在鬼哭谷伏击战中全歼突厥先锋数千,阵斩执失思力...”

旁边杜如晦急忙抢过军报,目光在绢帛上飞速扫过,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到狂喜,最后竟仰天大笑:“好!好一个李靖!好一个李炫!”

房杜二人见皇帝陛下兴奋地走来走去,又突然大步走向殿外,对候着的侍从道:“传旨,即刻鸣钟击鼓,召集文武百官太极殿议事!”

长安城的钟鼓声震彻云霄,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议论纷纷。不多时,朱雀大街上车马如龙,文武百官急匆匆赶往皇宫。

太极殿内,李世民高坐龙椅,难掩喜色。

殿中文武百官面面在街上早已知道云中大捷。房玄龄故作不知,上前一步:“陛下,不知...”

“诸卿且听!”李世民起身离座,竟亲自宣读起军报,“臣李靖谨奏:三月廿三,我军于云中平原大破突厥十万众。火器营以火龙箭焚其战象,以霹雳雷破其中军,复合弓射程之远令敌胆寒。此役斩首五万级,俘获三万,颉利仅以身免...”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人齐齐出列:“恭喜陛下!此乃开国以来对突厥最大胜仗!”

“不仅如此,”李世民扬了扬手中军报,“李靖在奏章中说,此战我军伤亡不足两千,全赖火器营新式兵器之威。那李炫改良的火龙箭、霹雳雷,还有新制的复合弓,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太极殿内金碧辉煌,殿柱上盘绕的金龙在晨光中熠熠生辉。李世民手中的军报已被传阅至第三位大臣手中,殿内议论声渐起,如蜂群嗡鸣。

侯君集立于武将队列前列,铠甲上的铜钉随着他急促的呼吸微微颤动,脸色阴晴不定。

他上前一步,声音刻意压过了殿内的嘈杂:“陛下!臣以为火器虽有小用,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此战首功当归李靖将军运筹帷幄,次为薛万彻等将领奋勇杀敌。那李炫不过一介匠人,岂能...”

“侯将军此言差矣!“房玄龄突然打断,白须因激动而抖动,“军报明言,火龙箭焚毁战象,霹雳雷破其中军,复合弓压制敌骑。若无这些火器,我军伤亡岂止两千?”

杜如晦轻咳一声,缓步出列:“臣以为,火器与传统兵法并非对立。昔日诸葛孔明制木牛流马,岂非也是巧技?关键在于用之有道。”

“荒谬!”侯君集面红耳赤,“火器这等妖...新式兵器,岂能与武侯神器相提并论?”

殿内文臣武将顿时分成两派。年轻将领们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交头接耳讨论着火器的威力;而一些须发斑白的老将则面色阴沉,不时摇头。

侯君集冷笑一声:“杜公莫要混淆视听。火器依赖妖火邪术,非勇士所为。我大唐将士向来以弓马娴熟、刀剑锋利为荣,岂能沦落到靠铁疙瘩取胜?”

“妖火邪术?”李世民突然开口,声音不怒自威。他站起身,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光线下流转。“侯爱卿,你可知这‘妖火’是何物构成?”

侯君集一时语塞,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李世民从案几上拿起一个小木匣,打开后取出一枚核桃大小的黑色球体:“此乃工部昨日呈上的‘霹雳雷’样品,以硝石、硫磺、木炭按特定比例混合而成,何来妖邪之说?”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伸长脖子,争相观看这传说中的神器。一位年迈的老臣甚至踉跄上前,老眼昏花地想要看个真切。

“陛下圣明!”李靖之子李德謇突然出列,“家父在军报中特别提及,火器营操练三月有余,士兵皆需学习配药、投掷之法。此乃堂堂正正之技,绝非旁门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