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集:重叠的影子
时光里的取景框 啊玉把青海的照片导入电脑时,窗外的梧桐叶正被秋风卷着打旋。工作室的百叶窗没拉严,阳光漏进来在键盘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像他镜头里那些被定格的瞬间。
“钟华的电脑借我导个片,”他朝里间喊了声,没等来回应。咖啡机在嗡嗡作响,大概是钟华又在研究新的冲泡比例——那人总说速溶咖啡拍出来不够好看,配不上他镜头里的光影。
啊玉起身时,椅子腿在地板上蹭出轻响。钟华的办公桌永远整洁,文件夹按颜色排列,钢笔斜斜插在陶瓷笔筒里,笔帽上的墨迹还留着半圈浅痕,是大学时啊玉借去画分镜稿蹭上的。电脑屏幕亮着,停留在工程报表的页面,右下角的时间比墙上的挂钟慢了五分钟——啊玉上周才发现这个秘密,却没戳破,只是每天早上调表时,会多等五分钟再动手。
他点开图片传输软件,目光扫过左侧的文件夹列表时顿住了。最底下藏着个未命名的文件夹,图标是系统默认的灰色,像故意藏在一众标着“项目资料”“设备清单”的文件夹里。
鼠标悬停在上面时,啊玉的指尖突然有点发紧。他想起三个月前在青海,钟华蹲在湖边调三脚架,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几乎要覆住自己踩在水洼里的鞋。当时风里卷着油菜花的香气,钟华回头说“光圈调小两档”,手里的相机却对着自己的方向。
文件夹点开的瞬间,啊玉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没有风景,没有工作记录,满满一屏都是他的脸。
最早的一张是三年前的春天,他蹲在工作室楼下拍樱花,侧脸埋在粉色的花海里,鼻尖沾着片飘落的花瓣。那天他刚跟钟华吵过架,因为钟华把他拍废的胶卷全捡回来,说“总有能修的”。他气鼓鼓地摔门出去,却不知道有人举着相机,在二楼的窗边站了很久。
啊玉滑动鼠标的手指微微发颤。有张是在大学图书馆,他趴在摄影理论书上打盹,阳光从高窗斜照进来,在他额前的碎发上镀了层金边,嘴角还沾着点面包屑——那是钟华买的早餐,他抢着吃了大半。照片的角落能看见摊开的数学笔记,上面有钟华写的批注,笔尖在“曝光补偿”几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