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沃土生金

长河镇河湾村,王老五家的堂屋里,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混合着泥土腥气和崭新油墨味的奇异气息。堂屋中央的八仙桌上,摊开着一份装订精美、带着彩色插页的合同。封面印着醒目的金色麦穗和“禾苗”Logo组合图案,标题是: 《“长河禾苗”优质农产品订单种植与深度合作协议(河湾村王德福户)》

王老五(王德福)粗糙的手指,带着常年劳作的厚茧,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合同光滑的纸面。他戴着老花镜,凑得很近,一个字一个字地辨认着上面的条款。旁边坐着他的儿子王强,正拿着手机,对照着合同,逐条解释:

“爸,你看这条:‘甲方(神农集团禾苗品牌)承诺,对乙方(王德福)按本合同约定标准种植的有机胚芽米(品种:玉晶香1号),实行保底价收购,保底价为当季市场普通粳米均价的200%。’”

“200%?!”王老五猛地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瞪得溜圆,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强子,这……这没写错吧?两块?!”

“没错!爸!”王强兴奋地指着下一行,“还有呢!‘若产品经检测达到‘禾苗’特优级标准(垩白度≤5%,蛋白质含量≥8.5%,食味值≥85分),且通过区块链溯源系统验证全程无违规操作,则收购价在保底价基础上,再上浮30%!’”

“三……三十?!”王老五的手抖得更厉害了,差点把老花镜抖掉。他种了一辈子地,最好的年景,谷子卖价也没超过市场价的150%!这合同,简直像天上掉下来的金元宝!

“还有分红呢!”王强翻到合同后面,“‘乙方自愿加入长河联合体‘土地银行’托管计划,其名下5.2亩水田作价入股联合体‘禾苗优质粮源基地’项目。每年除固定土地租金外,还可根据项目整体盈利情况,享受不低于净利润10%的二次分红!’”

“分……分红?”王老五彻底懵了。地租照拿,卖粮价翻倍,还能分钱?这好事……能是真的?

“爸,合同在这,红章盖着呢!联合体作保!跑不了!”王强拍着胸脯,“您就按神农技术员教的法子种!用好咱联合体统一提供的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保证种出特优米!卖上最高价!”

王老五看着儿子笃定的眼神,又低头看看合同上那鲜红的公章和“禾苗”金灿灿的Logo,布满皱纹的脸上,肌肉不受控制地抽动着。他猛地摘下老花镜,用袖子狠狠擦了擦眼角,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呜咽声:“好……好……种!按他们说的种!这地……这地可算种出金疙瘩来了!”

长河镇经济联合体总部,“禾苗粮源基地”指挥中心。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不再是抽象的数据图表,而是一幅充满科技感的动态地图——长河镇全域高清卫星图。图上,不同颜色的区块清晰标注:

深绿色: 已签约加入“禾苗订单”的核心优质粮田(河湾、靠山等村)。

浅绿色: 正在改造升级、申请认证的潜力粮田。

蓝色光点: 田间物联网传感器实时回传点位(土壤墒情、肥力、虫情)。

金色箭头: 农产品物流轨迹(从田间到神农加工厂)。

屏幕一侧,是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当前签约农户:187户】

【签约粮田面积:3286亩】

【预计特优级达标率(模型预测):65%】

【区块链溯源接入率:100%】

【联合体“土地银行”托管入股率: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