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相亲(第3页)

这对冶金部来说非常重要,全国的目光都聚焦京城,我们必须取得成绩。

另外,这种卷笔刀或许还能出口创汇。”

“好,我同意毕主任的提议,成立卷笔刀厂成本不高。”

“我也同意,世界首例意义非凡。”

领导们一致认可,此事就此敲定。

毕建华并不意外,但提到另一件事:“各位,这个卷笔刀的设计者叫李国庆,是从轧钢厂病退的一级钳工,年仅二十三岁。

为了让冶金部留住这个人才,我想破例处理,让他离岗不离职,虽然不在单位上班,但仍是轧钢厂的一员。

没有工资,不过工龄继续计算,可以随时参与车间的小型创新。

一旦有成果,部里将给予奖金和荣誉证书,这也是一种激励为国家做贡献的方式。”

三三一

对于卷笔刀的事情,要大力宣传,向全厂通报,让工人们以之为榜样学习。

“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冶金部需要取得成绩来对标钢铁总厂,需要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我支持毕主任的建议,这对工厂没有任何坏处。

几年后那位年轻同志病愈回厂,可以直接升为正式工,这也是对他的一种间接奖励。”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对冶金部而言,一个钳工岗位实在是微不足道,毕竟冶金部下属有五十七个厂,岗位数不胜数。

仅仅是保留一个不发工资的岗位,下面的厂自己就能决定!

会议结束后,毕建华立刻拨通了轧钢厂的电话,当时已经下班,不过话务室的人记下了消息,会尽快转告杨厂长。

杨厂长刚到家就接到电话,不敢耽搁,马上传达了上级的指示。

三号到了,这是京城最要紧的日子,各单位和工厂都发工资。

但很快,京城还会多出一个重要的日子,每月的二十四号。

因为这一天可以提前换购下个月的定量配给,主粮供应直接被限制。

全国粮票是从一九五五年开始的,但京城粮票在一九五三年底就已经发行了,因为京城几乎不产粮食,全靠外地调运,很快就供不应求。

秦淮茹一大早就起来,差不多到点就去上班。

到了前院,发现今天挺巧,傻柱、许大茂,还有贾东旭都在,又多了一个陈碧华。

“贾东旭,你怎么还把媳妇带上了。”

许大茂很看不惯这一点,不管媳妇好不好看,他自己还是单身呢。

贾东旭看了眼秦淮茹,特意在这里等着,骄傲地说:“从今天起,我的工资就由媳妇代领了。”

傻柱毫不留情地说道:“你这样也太惨了吧,哪有让老婆养家的男人。”

“你懂什么,我是心疼她才这样的,不像你们有些人。”贾东旭话里有话,想让秦淮茹羡慕自己当初的选择。

“唉!”傻柱看着秦淮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真是笨!”许大茂明白贾东旭的想法,但这种做法岂不是损人不利己?李国庆根本不在乎这些。

“许大茂,你单身汉懂什么。”贾东旭态度强硬,觉得院子里的人都靠不住。

“单身汉?明天我就相亲去了。”许大茂被激怒了,你贾东旭又算得了什么,还比得过李国庆?

秦淮茹完全不在意,“都别说了,别耽误上班。”

“秦姐说得对,咱们得去厂里了。”傻柱提着装着空饭盒的网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