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天 作品

第344章 表演(第3页)

就这么反复来去,直到在这条永无止境的道路上。”

“舞台不堪重负,自身先行崩塌。

道具耗尽国力,反成负累。

观众疲惫不堪,转投他处。

配角心生怨怼,暗藏祸心。

反角强大到足以掀翻整个戏台。”

东皇太一接道。

每一个词都像是一声丧钟,敲在那已显癫狂的景象之上。

任何一场戏,你让人天天看都会不耐烦的。

更何况祭祀这种大戏,得不到足够的收益的话,那就是纯纯的浪费资源。

毕竟祭祀需要礼器,占卜需要贞人,征战需要贵族。

每一个环节,都在分薄商王的权力,也在造成巨大的浪费。

景象流转至商末,经过历代商王的表演,终于迎来了这场表演最好的主演。

“一个将‘予一人’的表演推向极致,也将其内在虚妄暴露无遗的绝唱。”

东皇太一的声音如同为一场史诗悲剧落下最后的幕布,冰冷至极。

星雾不再流转,而是聚焦于纣王(帝辛)一人之身。

他并非传统的昏聩蠢材,相反,他孔武有力,能言善辩,才智过人。

正因如此,他的表演,比任何先王都更加“精彩”,也更加致命。

“他或许比任何人都更相信‘天命在商’。

信到他想要把这份天命完全抓在自己手上,或者说,完成他就是天命的表演。”

方圆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

“所以当周人表演新的戏剧时,所有人用脚投票的抛弃了商纣。

哪怕这个戏剧简直就是1:1的复刻了当初商汤干的事儿。”

同样的替天行道剧本,同样的失德之君指控,同样的诸侯联军。

可商纣的戏台,连让观众再看一眼的耐心都没了。

星雾中周武王在牧野誓师的景象与昔日商汤在景亳之盟的身影缓缓重叠。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而且周人更狠。

他们充分借鉴了商朝几百年来天命大戏的经验,把当年商汤演的戏还特么的优化了一遍。

充分的把一场大戏变成了回忆杀,还是自带滤镜的白月光回忆杀。”

星雾骤变,周武王在孟津会盟诸侯,大声宣读纣王的罪状,以及周人新提出的天命论。

“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

(现在商纣王不敬上天,给百姓降下灾难…皇天震怒,命令我先父文王,恭敬地执行上天的惩罚。)

“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王有亿兆臣民,却有亿兆条心;

我只有三千臣民,却同心同德。)

“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受有臣亿万,乃夷居弗事上帝神只,遗厥先宗庙弗祀……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

(力量相当则衡量德行,德行相当则衡量道义。

纣王有亿兆臣民,却平居不事上帝鬼神,废弃其先祖宗庙而不祭祀……反而推崇、任用四方逃亡的罪人……)

那些不期而来的诸侯,看着这似曾相识的一幕有几个人不动容?

在那个时代,祖先和天命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没有之一。

所以星雾之中,那些原本还带着几分观望,几分算计的诸侯面孔,在周武王掷地有声的控诉中,逐渐变了颜色。

动容? 何止是动容!

那是一种被点燃的神情。

仿佛沉睡在血脉深处的古老记忆被唤醒,不是对商汤具体的功绩,而是对“替天行道”这四个字所蕴含的原始正义性与历史荣光的集体共鸣。

这种好比大家最崇敬的先祖,跨越了时空。

亲自拉着你的手,邀请你参与他奠定家族基业的那场伟大战争。

星雾剧烈沸腾,景象不再仅仅是重叠,而是开始了彻底的融合。

孟津会盟的诸侯们,仿佛看到眼前的周武王,他的身影与商汤的身影再无分别。

一样的身披天命,一样的义愤填膺,一样的承诺共享荣光。

耳边控诉纣王的声音,与记忆中(或口耳相传中)商汤控诉夏桀的声音完美重合。

“弗事上帝”、“弗祀宗庙”、“暴虐百姓”……

罪名都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自己此刻站队的选择,与族谱中、颂歌里那位追随商汤开创伟业的先祖的选择。

跨越数百年,形成了宿命般的呼应。

“看。”

方圆的声音带着赞叹。

“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这是历史的‘附体’。

周武王让自己成为了商汤在当下的‘化身’,而你们——”

他指向星雾中那些激动的诸侯。

“你们的选择,让你们成为了你们自家先祖伟大事业的‘继承者’”

“反抗纣王,不再是一场赌博,而是 一次认祖归宗。

一次对家族荣光的重温与再现。”

东皇太一冰冷的声音点破了这最致命的吸引力。

“周人给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不是背叛旧主,而是光耀门楣;不是投机取巧,而是继承传统。”

碰到这种事情还有什么商讨的必要吗?干就完了。

毕竟这这特么就不是什么利不利益的问题,是能不能对得起祖先,能不能对得起自己的姓氏,能不能对得起自己的血脉的问题。

更何况,就算是商讨利益,也没有任何商讨的必要。

特么的,大家都已经被殷商的天命大戏给逼的不请自来了。

毕竟要是再不让殷商把这场表演大戏停下,所有人都得被这永无止境的表演拖垮,最终为了所谓的予一人陪葬。

更何况,纣王的能力真的不弱,就像夏桀一样。

而想要完成我即天命的表演,所需要的资粮。

不要说未来了,现在就能把他们所有人拖垮。

“因此,牧野战场上,那些倒戈的矛头,挥向的不仅是纣王。”

方圆轻声道:“更是挥向了那个想要让他们所有人死的旧时代。”

所以,孟津的会盟,根本不是什么不期而会,而是一次绝望下的集体自救。

是一次受够了当耗材的道具和配角们的总罢工。

周武王,只不过是那个最先举起火把,并且给了他们一个最冠冕堂皇的罢工理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