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礼乐(第2页)
为了能够让天下雨,让我做出小小的牺牲,又有何妨呢?”
的确是小小的牺牲,毕竟摆在祭坛柴火中间的是王被截断的长发和剪下来的指甲。
而且就特么这些东西也没有点火,艹。
嗯,王这会儿正顾着安抚那些心疼他的大臣、民众,没工夫站在祭台之上。
看着这一幕,方圆笑的直打滚儿,毕竟他以前真的信这一套。
“看看,看看,多划算的买卖。
几缕毛发,几片指甲,就换来了‘圣王’的名号,堵住了所有因旱灾而可能产生的质疑。
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这场灾难成了他个人德行的最佳广告。”
正所谓我没有道德,就道德绑架不了我。
那么我都已经主动认罪了,你们还好意思来指责我吗?
东皇太一的声音仿佛从历史深处传来,带着无尽的淡漠。
“从此以后,遇到天灾人祸,不必真的负责,只需效仿成汤,演一出‘罪己’‘牺牲’的戏码。
无论写文着书也好,还是减少自己平日里的饮食衣着也罢。
甚至假模假样地要求别人指责自己的过失都行。
在这样的大戏面前,事情原因无人再问,真正的责任也没人会再去追究。”
商汤开创了一个完美的传统。
用几句漂亮话,甚至都还不是画饼的漂亮话,代替了实际的代价。
“所以,‘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方圆笑着站起,周身星雾随之震荡。“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来象征性的背一背罪就得了,别要求太高。”
至于有罪就要认罚?
踏马的刁民,你们也配?
看看老子失去的指甲和头发,你们不感激涕零也就罢了,还敢在这胡说八道。
给我打!
“万方有罪,在予一人。
但予一人,永不认罚。”
东皇太一说出了口号下实质的面目。
所有的罪己都是免责声明,跟“我都已经认错了,你还要怎么样?他都道歉了,你还想干嘛?”一样。
都特么的是为了堵你的嘴,绝你的路,让你有苦说不出,有冤无处诉。
“所以第一个对天命动手脚的就是商汤,他用这一场表演直接把天命的解释权限定在了予一人。”
方圆看着越发受人爱戴,在王位上坐的越稳的玩偶说道:“姬周把这一套学的很好,很好。”
《酒诰》:周公诫康叔严禁酗酒,直指殷末沉湎酒色致亡 。
《无逸》:历数殷周贤王与末世之君,戒逸豫、重民瘼 。
《召诰》:系统提出“夏监”“殷监”,强调敬德保民以永命 。
《君奭》:周公与召公相诫,以殷亡为鉴,敬天畏命、任用贤能 。
上面这些堪比论文的细节描写还不够,
还用诗经把这些共识浓缩成为殷鉴不远、宜鉴于殷的经典表述,传的整个天下到处都是。
“敬天?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法祖?
监于有夏、监于有殷。
天命不仅有了标准,还随着朗朗上口的诗歌烙印在了每一个人的心底。”
听着东皇太一的话语,方圆应和道:“五色可以乱目,也可以醒目。
五音可以惑耳,也可以震耳。
音乐能使我歌我泣,就能使天下人随我之愿去歌去泣。”
上学的时候,这篇课文记不住,那篇课文记不住。
但碰到喜欢的歌曲,哪怕就是听了一遍,歌词都能记个大概。
“一切的标准,周礼出现了。”
东皇太一的声音遥远至极,仿佛站在周礼成型的那一刻,对着下游的人说话。
虽然同样都是戏剧,同样是为了让自己的位置坐的更稳。
但这一场大戏,周人不再像殷商一样盲目的追求剧本的精彩,舞台的庞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相反这一场戏,所需要的是如同交响乐一般的精准和稳定。 “商汤抢到了天命的话筒,而周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磕磕绊绊中编写了一套剧本。
君臣,父子,家国,天下,亲梳。”
方圆击节赞叹道:“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位置。
每一个位置上,什么样的事儿会受到天命的眷顾,什么样的事儿,会得到天命的厌弃。
都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跟你搞那些虚的。”
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听、长惠、幼顺……
“君不行仁政,便是自绝于天。
臣不守忠道,便是逆天而行。
父不慈,子不孝,便是败坏天命根基。
一切都有了答案,一切都有了各自的轨迹。”
东皇太一轻点星雾,光影中的九州上面落满了周礼二字。
“周人知道不能再像前面两位那样搞唯我独尊,所以他们很大方的放开了权力。”
方圆看着星雾映照出的诸侯爵位图,冷冷的说道:“还有责任。”
景象中,周天子居于中心。
但不再是商王那种唯一的、绝对的天人通道。
他将土地、人民、统治权,以及部分祭祀权和保卫疆土、尊奉王室的职责。
通通分给了同姓宗亲、功臣勋旧以及前朝遗裔。
按照每个人的层级一点一点的划分,保证所有人都能吃上肉。
哪怕分到最底下的人只剩肉沫了,那也是肉啊,相比于原来的食物好了不知多少。
“更何况诸侯们在各自的封国内,同样可以祭祀山川,管理臣民,拥有军队。
周天子不再需要事必躬亲,表演给所有人看‘予一人’有多么独一无二。”
方圆指着那些星点说道:“压力被分散了,所有人也都被解放了出来。
殷商的天命大戏,虽然依旧在唱。
但周天子不需要再独自承担证明‘天命’的全部成本。
每一个诸侯,都成了周朝统治体系的一个节点,一个‘小天’,分担着统治和表演的压力。
因此,周王室不必为了凑出天命表演的费用。
而对自己人敲骨吸髓,对外面征伐不断。
而且他们还制作了礼乐。”
星雾变幻,浮现出繁复而精美的青铜礼器、庄严肃穆的乐舞、等级森严的礼仪场景。
“周公旦们,制定了一整套极其详细、无所不包的礼乐制度。
从祭祀、朝觐、征伐、宴饮,到穿衣、乘车、佩玉、用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