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曹操底蕴,刘备迁城(第2页)

这些地区人口快速增长,经济逐渐繁荣,生产力也大幅提升。

就连凉州、并州、雍州、幽州等地,在曹操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与刺激下,也开始吸引大量人口涌入。

羌人、南匈奴四部的百姓,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地过日子。

随着商队往来频繁,他们用牛羊交换到了大量的粮食。

而且因无需全民皆兵,也不用供养庞大的骑兵队伍,生存压力大大减轻。

现在要是有人跟他们说什么重铸种族的荣光,他们肯定会轻蔑地一笑,不屑地骂出“傻波一”。

如今在他们心中,大汉早已不再是世仇,而是如同亲爸爸一般的存在!

为了大汉,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几乎以长江为分界线,长江以北呈现出一片繁荣兴盛的景象,而长江以南则显得颇为沉寂。

……

南阳郡。 在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下,百姓正被迁移至长沙、江夏等地。

与历史不同,这次百姓并非自愿渡江,因此引发了不少麻烦。

而诸葛亮与刘备则顺江而下,前往江东商讨联合抗曹的事宜。

关羽此人,对上级高傲,但对下级却从不欺辱。

他实在不忍对百姓动用强硬手段,这就导致向荆州迁移人口的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

原因其实很简单,曹操治下的百姓基本都能保证有口饭吃。

再加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打压世家大族,百姓的生存压力明显减小。

南阳郡如今虽在刘备的管辖之下,但得益于曹操,在刘备攻占南阳之前,百姓就已在夏侯惇的安排下开展了屯田和大规模的开荒工作。

所以说南阳的百姓“身在刘营心在曹”也不为过。

要不是刘备为人仁爱宽厚,对待百姓也很不错,再加上诸葛亮严格执行刑法,压制住蠢蠢欲动的士族豪强,说不定南阳郡百姓就要上演一出汉末版的“闯关东”了。

也正因如此,诸葛亮深刻地认识到曹营的强大是多么恐怖!

治理天下就是这样,差距往往会越拉越大,处于优势的一方,优势会不断累积,后来者很难实现反超。

就像曹操如今的实力,坐拥大汉北方十州之地,粮草充足,人口持续增长,而且昔日荒废的大汉牧马场也已重新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