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国之利器(第2页)

"尧舜禹汤。"

蔡荃不假思索地答道。

"好一张利嘴。"

朱厚聪冷笑一声。

尧舜禹汤,乃千古圣君典范。

他们满足了天下人对明君的各种期许。

比如勤政爱民、节俭自律、任贤用能、虚怀纳谏等等。

蔡荃这般回答,其实是答非所问,空谈古之圣贤。

也不是他想要的答案。

"皇上要问的是,在诸位皇子之中,谁配得上你心目中的贤明之君?"

蔡荃沉默片刻,继而说道。

"此问…我无话可说。"

朱厚聪进一步逼问道:"是无话可说,还是怕牵连你心目中所谓的'贤明之君'?"

“这一问,曲解我上疏所言,我自然不屑于回答。”

“呵呵,好大的学问!”

蔡荃听到这里,突然抬头说道:"大人可否将我的话,原原本本转奏皇上?"

"说。"

"天下苍生皆视皇上为父,臣既食君禄,自然视君若父,何来另寻贤明之君之说?"

蔡荃的声音渐渐有力。

“臣上疏所言,字字实言。”

“当今皇上修道设醮,大兴土木;视天下为私产,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

“以致上奢下贪,耗尽民财,天下不治,民生困苦。”“大梁朝设官吏数万,竟无一人敢直言进谏,臣若不言,煌煌史册自有后人评说。”

“臣今日独言,就是不愿见皇上留骂名于千秋万代!”

来了!来了!

就是这个味道!

真香!

朱厚聪连忙说道:"独你一人是忠臣、良臣、贤臣?"

"我只是直臣。"

朱厚聪猛地吼道:"辱骂君父,还说是直臣?”

“我看你是无父无君,弃国弃家。"

蔡荃一听,直接抬头望向朱厚聪,眼中满含泪水。

"陛下既已亲临,何不以真面目示臣?"

朱厚聪闻言,身影微微一顿。

"你怎知是朕?"

"诏狱重地,能令东厂番子退避三舍的,普天之下不过一人。"

朱厚聪这才缓缓摘下斗篷,露出那张不怒自威的龙颜。

他目光如炬,盯着蔡荃,一字一顿道:"你可知道,你的奏疏,朕看了整整十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