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朝堂争执(第2页)

萧景桓不假思索地回答:“灾民有了钱银粮草可以度日,灾情自然平复。”

果然,萧景桓根本没把百姓放在眼里。

萧景琰冷哼一声,这才转向朱厚聪,拱手道。“儿臣以为,主事之人心中应有全局,需统御上下,整合资源,最终的目的就是少死人,不起暴乱。”

“做不到这一点,灾情就不算平复。”

朱厚聪微微颔首:"嗯,景琰这番见解确有远见,看来是用了心思的。"

萧景桓连忙抢过话头。

"父皇,这些话说来容易,只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他转向萧景琰:“景琰,你现在有人手吗,你知道地方上下是如何运作的吗?”

“这些地方官员可不是泥做的,要跟他们打好交道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萧景琰镇定自若的答道:"此次赈灾,我相信户部定会将一应细务安排妥当。"

楼之敬心中已经认定,朱厚聪让他去靖王府的目的,就是打算把这次赈灾事宜交给靖王。

所以立刻在一旁接话帮腔。

"这是自然,户部责无旁贷。"

萧景桓闻言冷哼一声,没有理会楼之敬,而是继续盯着萧景琰。

"退一万步说,若有人从中掣肘怎么办?”

“你年轻无威望,有人不服再正常不过,如何化解阻碍,平衡官场人脉,这些不都是你要学的吗?”

“现在灾情紧急,可容不得你慢慢学!"

萧景琰听完更是满脸不屑,他眼中带着鄙夷,义正言辞的说道。

“太子殿下刚才说的平衡官场,不仅这次我不会学,以后我也不会学。”

“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赈灾也有赈灾的章程,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私利,这绝非是朝廷和官场应有的风气。”

"你…"

萧景桓心中大喜,终于露出了破绽了吧!

萧景琰,你跟我打嘴炮,还嫩了点。

随即他脸色骤然一变,质问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现在父皇在位,朝政清明,你却说官场风气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