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要早产!太子:“槛儿。”(第3页)
银竹是太子派来的人,本身并不介意什么品级,什么品级也不影响她做任务。
但望晴……
槛儿看了眼腕上的镯子。
晚膳过后。
把碗碟送到膳房后回来,喜雨、银竹要跟跳珠寒酥了解她们今后要管的事。
等元宵节过了,再正式晋升。
喜雨没空,加上院里有另两个二等宫女,望晴便向槛儿请示后单独去伙房。
饭吃到一半,旁边来了人。
正是雁荷。
望晴扭头看了一眼,继续吃自己的。
“怎么啦,心情不好?”
雁荷友好地问。
望晴心情就是不好,不想理人,可她又确实憋得慌想找个人倾诉宣泄。
没忍住。
望晴戳着饭道:“你说中了,我不被看重。”
雁荷反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当即捂了捂嘴凑近道:“那谁升大宫女了?!”
望晴点头,心里梗得慌。
雁荷状似难以置信地问:“什么时候的事?那谁怎么跟你和另两个说的?”
望晴环视一圈,欲言又止。
雁荷眸光微转。
低声道:“反正你也吃不下,要不趁这时候跟我去我们花房转转?就当散散心,你有啥不舒坦的只管跟我说。”
望晴犹豫片刻,答应了。
这段时间她真的憋得不行。
感觉再不找个人说说,她就要疯了!
是夜,后罩房里。
旁边两个位置传来绵长均匀的呼吸声,望晴翻身背对着她们悄悄睁开眼。
手从被子里窸窸窣窣地伸出来,手里素色的香囊散发着一股淡淡香味。
.
当下的怀胎十月,并非真怀满整十个月。
以《黄帝内经》中每二十八天为一胎龄月,怀胎十月即二百八十日为准。
换做以三十天为一月的正常月来算,怀胎十月实则为怀九个月加十日左右。
上辈子槛儿是在四月二十二左右怀上的,生在正月十六,比太医和稳婆预估的产期提前了约莫半个月。
太医说或与胎儿体重偏大所致,不过提前半月也算足月,孩子没什么不足之症。
这辈子按太医和稳婆的推算,产期该在二月上旬,离元宵节有二十天的时候。
槛儿本想着这一回自己严格控制饮食,保持好心情,应该会顺利怀到产期前后。
不过考虑到凡事有意外,所以槛儿还是将自己的顾虑委婉地同莫院判说了。
做好提前生产的准备,以防万一。
莫院判医者仁心,没觉得宋昭训小题大做。
同意了。
东耳房里安放了产床和供槛儿生产后前期休养的暖榻,生产要用的一应物件在元宵节之前陆陆续续搬进屋。
稳婆接生时要用到的相关工具内务府备了一套,东宫典玺局备了一套。
至于助产的那帮子人。
早在内务府送人来的时候太子便借永煦院人事调动,在其间安插了人手。
只不过这些人在宫里都有些年头了,正式动手的时候手段可能会显得粗暴拙劣。
但在筹备阶段,往往个个儿都是人精。
宫里头的人做事一贯就是这样,多数时候不到最后一刻很难保证会是谁露了爪子,又是用怎样的方式露爪子。
所以到目前为止槛儿和银竹他们暂时没揪出谁,永煦院看似一派祥和。
另外新生儿的尿布襁褓之类的,瑛姑姑趁天气好领着宫女们烫洗晒干了。
莫院判则叫人备好了可能用到的药,到了元宵这日生产事宜便准备得差不多了。
槛儿是初产妇,初产妇多数情况是在距离产期半个月左右的时候胎儿入盆。
这个时候就能确认胎儿是头朝下出来还是臀朝下出来,亦或者是横着的。
因此稳婆打算今儿开始。
每日替槛儿摸两回,及时确认胎位,若是发现胎位不正还能提前纠正过来。
下午,太子与太子妃赴元宵宴去了。
嘉荣堂庞嬷嬷留守。
槛儿和除夕那天一样,用了晚膳消完食收拾好,刚过戌时便觉得困了。
睡前稳婆摸了摸肚子,没有入盆的动静,槛儿也靠前世的经验没感觉出什么。
于是她上榻睡了。
哪知刚迷迷糊糊睡着,槛儿忽然感觉腹部一紧,腰腹一阵往下坠的胀痛。
槛儿一下子清醒了,抱着肚子感受了一会儿得出结论:这辈子怕是要早产。
槛儿其实挺冷静,只心跳本能地加快了一瞬,她不由扬声喊瑛姑姑。
瑛姑姑和寒酥在外间守夜。
以为主子是要起夜,哪知下一句就听她说要生了,两人差点惊得当场跳起来。
寒酥忙跑去西厢找稳婆。
四个稳婆和两名女医也正要睡下。
一听寒酥拍门说昭训要生了,几人也惊了一下,忙穿好衣服赶到正房。
瑛姑姑掌了灯,将槛儿从榻上扶起来,“怎么会这样?怎么就要生了?”